分节阅读 134(2 / 2)
他对每一个士卒都点头微笑,让那些人激动不已。能得到这里最高长官的肯定,显然是一个基层兵卒最大的荣耀。
从赵云的中军大帐走到营门口,约有一千多步,三人也不骑马。不过步幅很快,毕竟外面还有人在等着自己等人接见。
出乎意料,营门口有两个人伫立在那儿,都做文士装扮。
一般来讲。家族的人来拜访,肯定就是主人带着仆从前来,还从没有过两个人不带随从的情况。
赵云只是一愣,却仍旧脚步不停:“真定赵子龙在此,不知哪位是姚静先生”
“某乃姚静。此时前来拜会,多有叨扰。”这人是一个中年文士。
和一般的文人形象不一样,他看上去在中原儒家的眼里,有些放浪形骸。
文士衫上面,有一两天污渍,文士巾可能因为走得太热了,居然都有些散乱。
看到这里,赵云心里有些失望,应该不是姚光那个家族的吧,不然的话。姚家哪怕随着先人的意外离世有些落魄,却也不止于到这般落魄境地,需要步行。
然而,旁边的徐庶眼睛却看着另外一个人,再也移不开。
只见此人的髭须并不长,显然是一个好酒之人,腰间挂一个酒壶。
他的眼睛微红,也不知道是因为喝酒多了还是走路热了。
“借问一声,可是钟钊当前”徐庶的双唇颤抖,说话都有些结巴。
那人本来脑袋微垂。此刻猛然间抬起头来。
很奇怪,一个人在瞬息之间,能有这么大的改变。这一抬头,竟然器宇轩昂。卓尔不群,就是赵云三人也掩盖不了他的风采。
他的双眼一眯,笑了起来:“元直表弟么”
笑的时候,赵云才发现,这个叫钟钊的竟然长了一双丹凤眼,就如关羽一般。
不过。两人的眼睛各有特色。关云长的显得威武,而他的则彰显出文气。
在赵云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不停打量着赵云。
“这就是传说中的赵家麒麟儿吧,”他眼间的笑意不减:“不才颍川钟有悔有礼”
颍川钟家,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后人只知道有钟繇钟会父子俩,却不明白正是因为家族的着力培养,才有两人的辉煌。
在颍川,现在人们往往会想到盛极一时的荀家、陈家。殊不知在本地,钟家才是不折不扣的大土豪,家广业大,根本就不在两家之下。
面前的几个人都不是外人,徐庶也不避讳,一五一十就把钟钊的来历介绍了一番。
却说钟家内部,嫡系与支系、嫡系与嫡系之间,争斗不已,或许这是在有些家族的通病,总会有些人失败,甚至被赶出家族。
钟钊的父亲,也是嫡出,当年的声望在整个颍川无人不知,甚至现在的荀爽也略有不及。
其子钟钊,更被誉为小神童,五岁能诗,让人羡慕不已。
上代家主,有意让他出任下一任家主,可此人潜心治学,对家主之位一点都不感兴趣。
谁知,新一任家主上台以后,对他这一支人打压得非常厉害,不要说治学,说来好笑,堂堂钟家嫡系,有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无以为继。
老先生抑郁而终,给儿子取名为有悔,想来他十分后悔,当初没有接任家主吧。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时至今日,他们父子俩的痕迹在颍川钟家早就没有了任何踪影,在他们刻意压制下,其他家族也不再提起。
自古成王败寇,家族也是一样,他们这一支人也不知道是自己出走还是家族内部的逼迫,反正从那以后,没在看到他们。
“表兄,这些年你一直都在玄菟郡么”说话间,几人已经来到中军大帐。
“也不是吧,四处飘零,到过西羌,并州,最后在幽州落脚。”钟钊唏嘘不已:“你嫂子也在奔波途中走了。”
看到旁边的姚静面色不善,他赶紧说道:“此人内兄。”
那略显窘迫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不知姚兄可是姚光一脉”赵云这问题一直梗在喉咙里,不吐不快。
“老大人是家祖,”姚静点点头:“家人俱在中原,余意继祖父之志,迤逦来到玄菟郡,不曾想遇到妹夫。”
真是难能可贵,一个人放弃了中原优渥的生活,来到苦寒之地,其中酸楚,冷暖自知。
他的脸上有些不自然,可能触碰曾经一些辛酸。
赵云三人也不着急,看他们此来何意。
s:没有提前告知,给钟兄安排了一个角色,望不要见怪。另:一切碉堡了,我前天晚上也不知道删除什么东西,竟然硬盘炸了,好吧,所有的东西都没了,我不知道是该哭呢还是该哭呢顺便说一句。我要上班,没时间去换硬盘,所以这两天的更新更保证,质量只有慢慢拼凑了啊,望见谅。
第七十五章还是北上吧
姚静也不是庶出,可他是姚光的小儿子的小儿子,在一个家族里面,憋屈不足为外人道。
很显然,在姚家内部,已经没有他多少位置,看得出来,他也不是一个甘于屈居人下的人,肯定想要一番作为。
于是乎,曾经祖父战斗过的地方就进入了姚静的视线。姚家的任何子孙,提起姚光当然没有任何人敢有异议,他们这个家族都跟着沾光。
对于老先生的事迹,后辈们很是仰慕。可从父辈那里知道了玄菟郡的情况,却也没有任何人想过要来。
听说姚静居然有这个勇气,不少人冷嘲热讽,大肆挤兑。姚静虽然早就过了热血的年龄,却也气愤不已,在父亲去世后,干脆带着这一支人全部过来。
可谁知,玄菟郡的情况还是让他始料不及,祖父的威名尽管还在,却已被太守公孙域可以压制,毕竟任何一个地方官都不想前任始终悬在头上,何况还是一个死人。
不得不说,姚静他们的到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四处流浪的钟有悔,两人惺惺相惜,还结了亲。
“姚兄的日常生活不会成问题吧”赵云看他是一个直爽之人,干脆不绕圈子。
“还好,祖父的旧日同僚,有不少子孙在此生根。”姚静神色淡然,“有他们的接济,再加上姚某本身还有一点才学,教教学生度日。”
钟有悔脸上一红:“我到了玄菟郡却没做啥事情,专门跑到高句丽人的地盘里去。”
“啊”三个人不由一愣,按说那些人他们对威名赫赫的姚光应该是非常痛恨才是。
按照钟钊的解释,此刻的高句丽人,应该是胡人的一支,他们的性格之中带着豪爽。
对于英雄,哪怕曾经杀死了不少族人,却一点都不反感,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