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忠也许对士人不爽,同僚之间关系还是处得相当不错,譬如这几年的马匹生意,带挈着几乎所有的大宦官一起在做,连皇帝也有份参与。

伴君如伴虎,十常侍在外面强势,不过是皇帝对付世家的工具,在皇帝面前却都扮演着弱者的角色。

说白了,皇帝不爽,让一个宦官去杀掉另外一个宦官,会不会有人干当然会。

所以私下里,张让和赵忠等人都歃血为盟,共同进退,这个年代的人对鬼神的崇拜是后世人不敢相信的。

他赶紧找了一个借口跑到赵忠府上,使眼色让一个机灵的小黄门看着。

身为大长今,赵忠管理着后宫,空闲时间自然比时刻在皇帝身边服侍的张让要多上不少。

“侯爷来得正巧,”他笑眯眯地吩咐着:“快去把云儿送来的最新神仙醉搬动一坛过来,今日本侯与张侯爷痛饮一番。”

喝酒不过是托辞,借机送一坛酒给张让是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要靠誓言的约束,更需要利益的捆绑,赵忠看得明白。

等下人离去,张让脸色一沉:“皇帝对你有疑心”

第一百七十二章黄巾来拜110

推荐同好作品:大明祠作者:雨落轻尘,三国杀刘作者:什么风。每一位大神都是从新作者开始,不忘初心,一步步走出来,需要读者君们的细心呵护。

“何事让皇帝竟然怀疑我”赵忠当即大惊失色。

这几年他听信赵云日常给他的来信,认为要稍微缓和一下与世家的关系,平日里深居简出韬光养晦,想不到还有事扯到自己身上。

“赵侯,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张让很是迷惑,难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请张侯明言,忠实不知”赵忠站起身来,深施一礼。开什么玩笑,君无戏言,只有趁皇帝没下决心之前消弭于无形才是正经。

“你们赵家麒麟儿做得好事,”张让自然嫉妒:“先是马踏江南,邀约荆州、扬州、豫州、徐州等几乎天下世家参与海商。”

“遑论此趟生意盈利与否,却根本就没有人知会皇帝,你说他能高兴吗”

“其二,燕赵书院成立,拉拢了一大批的世家寒门,据传要推广纸质的书籍。皇帝是天子,这么大的事情,连他也不曾知晓,可妥当”

两句质问,像两柄重锤,使劲敲击在赵忠的心上,他如梦初醒,幡然而悟。

连年来顺风顺水,家族生意越来越大,不管是真定赵家还是安平赵家,两边确实有些得意忘形,根本就没考虑皇帝的感受。

真定赵家就不说了,赵孟本为草莽之人,赵云虽然聪慧绝顶,毕竟年龄幼小,还没到过雒阳,不知道其实自己都在仰仗皇帝鼻息。

“哈哈哈哈。”赵忠忽然仰天大笑,

他原本是假笑,在笑声中已想好了说辞和对策,不由笑声越来越高。尖细的笑声,把提着酒坛进来的下人吓了一跳,差点连酒坛都扔地上。

张让满脸困惑,难道对方如此做派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隐秘他静静地看着下人倒酒。

“张侯。本侯敬你。”赵忠此刻也不称忠了:“自小黄门相识,你我共同扶持,经年以来,或有些许龌龊,却始终不离不弃。”

张让把酒杯在嘴巴边上咂了咂。特么的,太辣了吧,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善酒之人。

所幸赵忠也不在意对方喝不喝或喝多少,自顾抿了一小口放下酒杯。

“海商之事,云儿早已来信告知。”他从容地说道:“只等具体份额出来,我等再秘密参与进去,难道你想现在闹出去,让世家之人尽皆知晓”

啊,原来如此张让原本有些愤愤不平,早已烟消云散:“那皇帝那边”

“你我都进去了。敢不带着他那份还要他占大头呢。”赵忠神秘地一笑。

其实,大头不大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到时候自己等人赚了一百万金,就给皇帝说小赚一笔,约莫十万金。

张让会意地点点头,欺上瞒下的事情,两人又不是第一次做,驾轻就熟。

“书籍之事,敢不让皇帝参与”赵忠拍拍手:“来人啦,呈上书籍”

没让两人等多久。四个下人抬着两大摞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吃力地走到宴席跟前。

说实话,张让不是好书之人,只能说初通文墨。看到这些书眼睛都直了。

“此类就是你家子龙送来的”他干脆站起身来,拿出挨着自己的那一摞最上面一本论语,草草翻阅着。

一旁的赵忠面有得色,小样儿,你天天在皇帝身边担惊受怕,后期封的县侯比我的乡候还高了一等。那又如何

如今天下最有钱的不是皇帝,也不是你身后的张家,而是我赵家

想不到赵云无意之中送来的一套书,竟然解了燃眉之急。

“然则,此类书与皇帝有何干系”张让翻了几下就搁在原地。

“此言差矣,”赵忠缓缓摇头:“云儿让我拿到宫中,让皇帝珍藏也好御批也罢,反正当今天下,皇帝是第一个拥有全套书的人。”

要说金银财宝他很感兴趣,说不定会私藏一些。书你想要就拿去,不够自己再找赵云。

当天,平日里不咋喝酒的张让侯爷回到宫里脸上红扑扑的,并把神仙醉给了刘宏一坛。

神仙都能醉倒的酒,一坛足矣,皇帝自是龙颜大悦。

据说隔天上朝的时候,脚步轻快,几个小黄门小跑着都跟不上。

灵帝如何不高兴海商之事赵家早已安排妥当,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让人说皇帝与民争利就不好了。

散朝后,把太学和鸿都门学的几个大儒邀请到宫里,那些白发苍苍的酸儒一个个泣不成声,出现划时代的产品,那简直就是邀天之幸。

秋天的真定,四处一片焦黄,农田里剩下一些庄稼茬子,好多农人直接用牛犁地,把各类桔梗埋到地下。

赵家三公子说,这些都是好肥料,加上有煤炭可以烧,价格还不贵,也不在乎这点柴火。

“大兄,真定之地,当为天下之冠。”张梁不由叹口气:“也勿怪七儿,他们根本就是丰衣足食,黄巾对农民来说可有可无。”

“然也。”张角暗自庆幸,好在天下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真定一般富足,否则黄巾当无立锥之地。

“大兄,赵孟明知我等手下,还大肆屠戮。”张宝还一肚子火:“此仇不能不报。”

“如何报”张梁在竭力为自己的徒弟开脱。

尼玛,人头猪脑,他对自己的三弟很是鄙夷,啥时候都想着杀人。

现在的黄巾,说起来天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