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 / 2)
不过,他也没有起身,大刺刺受了一礼。如果夏巴人今后有了炒茶的技术,想必日子会好过很多,不必靠交易药材来维持生存。
夏俊缓缓坐下,眼神充满虔诚,目光炯炯地盯着眼前的年轻人,他终于确信把族人交给对方是正确的选择。
赵云正待说话,微微皱眉,下一刻黄忠就出现在房间里。
准确地说,这是夏俊第一次正面观察面前的顶级武将,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想当年,张角自诩为授徒有方,带到跟前来献宝,可他一个都没瞧上,一群人连三流武者都勉强,委实乏善可陈。
作为夏巴族的头人,虽然外部称他们为江夏蛮,夏俊有自己的骄傲,一般的人,他连眼角都懒得去瞥一眼。
昨天他对周围的汉人一个都没观察。
“子龙”黄忠不善言辞,进门后看到里面的祥和气氛,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位是子龙小友的师父”夏俊先是感觉到杀气,马上就烟消云散。
“我义兄黄忠黄汉升,”赵云起身拿了一把椅子过来,倒上一杯茶:“他的儿子黄旭是云的义子。”
“原来如是”夏俊浅啜了一口茶:“未曾想在我眼前就出现了两位后天武者。”
“后天”赵云眉头一皱,扭头看着坐在那里像木头的黄忠。
也许夏俊平时没多少人说话,打开话匣子以后滔滔不绝。
他们这一支夏巴人,据典籍记载,是夏桀把宗族分封到巴人的一支,夏朝覆灭,不知怎么的,辗转来到这里,典籍上语焉不详。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地间的先贤们为了和环境作斗争,从而有了各式各样的导引术,用来教授族人学习武艺,抵抗大自然。
夏巴族关于太古时代的描述也是模棱两可,毕竟从氏族社会到王朝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比夏朝到东汉还要久远成千上万倍。
万物有灵,人和动物吸收了天材地宝以后,身体各方面机能大大增加。
植物到了一定的年份,除了不能移动,简直就和人类一样有了自己的意识,它们释放出来的气体,称之为先天之气。
亘古以来,天地间充斥着先天之气,当然,不是所有的先天气体都是人类能够承受的,有些还自带剧毒,闻之则亡。
话说人类先贤,能担山赶海追星拿月,无所不能,甚至可以飞天遁地。
随着人类不断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用来修炼的天材地宝逐渐减少,终至枯竭。
夏朝建立的时候,据说不少先贤早已遁入太空,去寻找新的修炼资源,以期达到与天地同寿。
就是夏启建立国家,也是经过腥风血雨,镇压不少敢于反抗的修者。
在那个年代,天地环境变化不少,为争夺修炼资源,王室和民间的修者一直在发生战斗。
每一次王朝的更迭,实质就是在野修者联合起来,推翻压在头上的王室。
时间辗转来到商朝末年,修者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史称封神之战。
说什么太公八十遇文王,不过是修者的代表与姬家的联合。
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岁是啥概念整个大汉疆域都找不出来几个,那不是修者是甚
尽管以姬姓为代表的周王室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分给联合的修者大量利益,天地间的资源更加匮乏。
打那以后,才对修者或武者的层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简单地说,能够吸收天地间散逸的先天之气,并能达到内气外放,称之为先天。
以下,则全部是后天。
赵云和黄忠听得一愣一愣的,就像在听神话故事。
第八十六章夏巴族的新生
“先生可是先天”赵云不由发问。
夏俊的气息收藏到身体里面,一言一行看起来十分舒适,仿佛那就是最标准的动作。
特别是一双眼睛,对视的话会感到有些刺人,从旁边看亮晶晶的,如同发光美玉。
“老夫还没有跨入那一步。”夏俊叹了口气,似乎连背都驼了:“有秦以来,不曾听说先天武者现世,纵然嬴政派人出海搜寻依然无果。”
现代武者的划分,能修炼导引术就是武者,寒暑不侵。
把所学导引术修炼到极致,就是后天,也就是所说的二流武者或顶级武将。
其上,为一流武者也就是超级武将,全身所有部位都可以用来杀敌,气息收敛到内部,不爆发甚至都不会发现武人的身份。
武艺再高,不在战场上厮杀,始终就是武者。
严格说来,武将不是武者所能比拟的,精气神分外强大,一声呼喝一个眼神能杀人。
总起来讲,不管是赵云还是夏俊,对此次会面都十分满意。
从此以后,夏巴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赚钱产业,还能加入军队作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小的地盘上,竟然有四十九个夏巴部落。
地图很粗糙,给赵云的感觉,与后世的一个中等县疆域相差无几。
山间可耕地少,部众更多的时候打猎为生,肉食不缺,不过船队带的肉脯他们没吃过。
粮食和盐成了夏巴人最紧俏的东西。薄产的贫瘠土地上,种植着亩产很低的小米,连小麦都没有。
他们还种麻,衣服就是麻纺织而成,穿在身上硬梆梆的,极不舒服。
由于怕发生火灾,夏巴族历史上因为火灾而死的人不在少数,部落众很多都打造简易的山洞房,甚至还有穴居,生活条件艰苦。
作为夏巴人的唯一智者,夏俊的居处是简单的茅草屋,这是部落里身份的象征,一般的部落首领都有。
一群跟着他的学生,也是搭建的木板为墙的草屋分散在四周,拱卫着他们的师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林间的落叶遍地踩上去没有声音,好一处世外桃源。
看到夏俊的居住山谷,赵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不过还没到采菊的时节,悠然见南山倒是挺符合的。
夏巴人的大人,一般以世袭为主,除非是夏家人资质十分平庸,才会在下一代选一个出挑的来担任新一代大人,姓氏自动改为夏。
“先生难道不想出山”他试探着问了一句。
见过了这个时代不少大儒,赵云觉得夏俊是真正的智者,如同庞德公一般,似闲云野鹤。
“老夫老矣,早二十年会去。”夏俊像是在解释,又似喃喃自语:“每次出去游历,回来后都会感觉自己的导引术在进步。”
“这里是我的家,生我养我的地方,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能完全平静下来。最后那一步太难了,也不知有生之年”
对一位迟暮的老人,或许是叶落归根,他厌倦了游历的日子
“庄虚,山固,你们过来”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