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2 / 2)
船队是由荆州各家拿出自家最出挑的大船,通体都是用上好的木头制成,坚韧无比。
桐油刷过的船体,发出一股难以言状的味道。
实在想象不到,这个年代的帆船已经规模这么大了。
高高的桅杆,从地面上看去,有四五层楼那么高,船帆有十多面,帆布也是用桐油漆过。
人类最早的木帆船起源于古埃及,约在4700年前,已有木帆船航行于尼罗河和地中海。
当时的船桅接近船头,由两根木杆在上端扎成a字形,横悬一面矩形或方形的帆。
初期的帆不能转动,只有风顺时才能使用,风不顺就只有落帆划桨。
这种帆船只能顺风前行,转弯则由橹来操纵方向。
橹是中国的独创,秦末汉初,船舶已有橹,它是由长桨演变来,具有很高的推进效率。
后来人们在航行的实践中逐步发现,即使不顺风,只要使帆与风向成一定的角度,帆上还是能受到推船前进的风力。
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转动帆,在逆风的情况下,船也能前进。
我国的风帆出现的时间比西方约晚两千年,但没经历西方漫长的横帆阶段一开始就发展可转动的纵帆。
如今出现的平衡纵帆是中国的独创。
这种帆在桅前后面积的比例不同,使风的压力中心移至桅后,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转动较省力。
平衡纵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木帆船逆风航行能力已达到成熟阶段。
有这么好的帆船,而不去做海运,那自己作为穿越者未免也太失败了。
赵云不断和江陵城结识的大小人物告别,午时三刻,他已带着黄忠等一批南阳武将,登上巨舟。
“起锚”指挥舟上的陈老三旁边有人扛起一面大旗,听到他的喝声打着旗语。
所有的船在一瞬间同时起锚,风帆扬起,缓缓离岸。
谁都不知道,前方有暴风雨已恭候多时。
第六十三章江夏蛮反
很抱歉,有读者反映没有段落,重新排版,应该过一会儿才能显示出来。给已经看过的大大们,巫山在这里道歉。
其实,不管是哪种交通工具,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新鲜感,时间久了,也会感到厌烦。
北方人基本上没有坐过船,过黄河渡口,那帆船就像是渡船一样,在南北两岸之间来回摆渡。
在枯水期和冬天的季节,船与船相连,搭成浮桥,由控制的世家在两边收费。
赵家部曲们有些居然还出现了晕船,直接就躺在船舱里休息。
别看黄承彦是荆州名士,因专门喜欢些奇巧淫技,并不受其他世家待见。
可南阳张家,同样有一位专攻机械者,那就是西鄂伯张衡。
所以他们对这样的人并没有成见,相反还给予了很多资助,把张衡的不少手稿拿给他。
要不然,以荆州第一家自称的蔡家,不可能把小女儿蔡清嫁给黄承彦的。
因为,他有一位相当牛逼的媒人,那就是蔡家的大女婿张温。
黄承彦一上船,就投入到船体结构的研究中。
这个年代,兄弟姐妹间的年龄相差很大。就像蔡家,蔡讽的女儿蔡妲都嫁人了,而她姑姑蔡清去年才成为黄家新妇。
在船上,蔡妲经常就与蒯瑜去陪着孕相初露的小姑姑蔡清。
荆州船队,由六只巨舟十条艨艟斗舰组成,巨舟是世家占优势,有四艘是蔡家与蒯家的,其余两艘由马家提供。
艨艟斗舰,则反了过来,马家为首的商贾提供了六条,而蔡家蒯家下属的中小世家提供了四条,由黄忠统一指挥训练。
白日里,大船和护卫用的斗舰之间,全靠小舢板联系。
在赵云的记忆中,从没听说过黄忠居然会指挥水上作战,想必是小小蜀国,根本就没有水师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
生活在江水沿线的将领,一般都算得上是水陆两栖。
当然,在原本的轨迹里,荆州本身就是一块肥肉,谁见了就咬一口,水上将领不管是蔡瑁还是张允,都不在这个范畴。
反观东吴,甘宁、蒋钦、周泰、凌操父子,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甘兴霸最为显眼,隐然有一流武将的架势。
陆地上的战争,赵云勉勉强强摸着点边儿,水战根本就是外行。
陈到从小在汝水边长大,水性貌似还不错,成天哥儿五个划着小舢板,跟在黄忠后面学习,看上去好像已经上路。
徐庶刚则在研究,看着黄忠一板一眼的指挥,据说晚上回来,还要自己画画图什么的,看这小子好像也上瘾了。
至于赵云自己,则当上了甩手掌柜,既然不懂就一点都不插手,让黄忠先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今后到了陌生的海上,也有用武之地。
他整天看着蓝天白云,与水流为伴,一般就在指挥舰上,或是找出蔡瑁他们带的竹木简,认真翻阅。
“黄统领,那些小帆船看上去很为可疑”今天,黄忠刚过来,还没开口,陈老三就神色凝重地汇报。
噢赵云抬眼望去,确实有一些小帆船,与自己这支舰队若即若离。
在大江之上,大船仗着体型庞大,确实可以占据不少优势,但要论机动灵活性,却永远比不上小帆船。
西南风正紧,无论是自己这边舰队还是跟随的小帆船,都挂满风帆,顺流而下,航速相当快。
在赵云的估计中,大约有三十多公里每小时的样子。
“详细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黄忠对水战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兵书里看到不少。
陆地上的斥候与水上的侦察,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禀统领,”陈老三如今也学了些部队的口吻:“船刚过西陵,这些小船就一直在我们周围,我们停他们就停,我们走他们也走”
短短一句话,暴露出来的信息马上让黄忠和赵云神色大变。
若是想要攀交情的世家,早就打旗语请求上船相见。
既然一直跟随,那就是在监视自己的船队。
“兄长,在江夏郡内,是否有反叛势力”赵云不得不朝这方面想了。
一般的世家,不管是南郡还是江夏的,都与蔡家为首的世家有交情,要不然当年蔡家也不可能越境剿匪,自然得到其他世家的帮助。
扬州世家尽管很多时候与上游的荆州世家不待见,也不可能上溯到荆州,来攻击荆州的世家船队,那就是两州开战的节奏。
这根本就不是混乱时期,边境上年年骚乱,中原内部,还是在汉天子的掌握之中。
要不然,像徐璆这样的刺史,早就被看不过眼的大世家给咔嚓掉,管你刘宏还是李宏派的,哪个郡的贪官污吏,都与当地世家利益相连。
一旁心不在焉的徐庶,马上询问陈老三,得到了相关信息,眉头紧锁。
“建宁二年,江夏蛮叛,可早已被剿灭,难道是他们死灰复燃”他在那里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