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云的名气够大,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接触的。再说真定离大家太远了一些,蜀郡就在旁边,说不定能攀攀关系,还能做做生意。

南阳郡的这一桌,稍显平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张机身上。

“要说黄旭,机也曾看过。”张仲景满脸苦涩:“或许是机本人懂得不多,感觉小侄此次比上次见到更虚弱。”

“仲景兄没办法吗”赵云沉吟片刻,扭头问黄忠:“汉升兄能否讲讲孩子最初发病是什么时候,什么症状”

“五年前就有端倪,那时旭儿才五岁。”他眼睛里都是血丝:“看忠练武,觉得好玩就开始修炼,然后就有了怪病。”

“眼看着旭儿一天天虚弱,现在走路片刻都喊累。小时候他可是个要强的孩子。”

“汉升兄可否说说你修炼的导引术”赵云说出去才发现这是别人的忌讳。

“云的意思是修炼你的导引术,有没有条件限制譬如年龄、性别”

“忠也烦闷不已,”黄忠摇摇脑袋:“修炼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我也修炼这么多年,就算在孩子身上费神耗力,依然健壮。”

“要说禁忌,好像通篇都没有。忠幼时顺利筑基,不曾有过此等症状。说是需要大补之物做引子,我家境一般,从未接触过。”

所谓筑基,就是能引气入体,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否则,这人就不适合修炼。

“不对”张机一拍脑袋:“汉升兄你家伯父是村里的族老,每次家中打猎之物,是否尽数与你且从无断绝”

看到黄忠愕然,他思路越发清晰:“虽没刻意,从小你就在食用。故你根本就不需要引子,直接修炼就成。”

“后来你家侄子出生,你和嫂嫂生活在城里,县尉,郡尉,看着挺威风。除了给上面缴纳你的捐官费,所剩无几。不知机所说是否中肯”

黄忠张口结舌,太对了。他从来没想过是孩子导引术的问题,偶尔有那么点怀疑也果断放弃,现在抽丝剥茧,真相大白。

然并卵,都没头绪接下来该怎么办。说白了,就是练功的时候伤了本源。

“云起先说过,”赵云理理头绪:“家传导引术也许有办法,因偏向长生,或许可以让旭儿跟着我,一步步教导,看看效果。”

长生一个个眼睛都冒出了绿光,但并没有人不识趣,凭什么让别人交给你。

“没那么神秘”赵云轻笑道:“我家部曲几乎每人都有修炼,然则每人修炼的方向不一样,包括元直、顺卿,都在学的。”

噢南阳众人除了张仲景和黄忠,都兴趣大增。

一个是文修,另一个接近大成,武力值爆棚,不需要更换。

其他家族不一样啊,云台二十八将流传下来有,到如今要么分家分了,残破不全,要么囊中羞涩,修炼不起。

“其实,我和他们都兄弟般相处。”赵云继续引诱道:“哪怕没有结拜,那不过是个名分而已,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有些话点到为止,像李严邓芝邓艾这些人,确实不想放过。

“子龙”赵满慌忙走过来,他警惕地看了眼徐庶:“不许看我笑话。”

陈到习以为常两个人的嘴仗,其他南阳郡众人互相对望一眼。

刚才两人叫了主公,而现在赵云的族兄与徐庶这样子的做派,就能确定他并没说谎。

士为知己者死,跟着这样的主公,或许真是个不错的前景呢。

“怎么啦”赵云调笑道:“看到你混得风生水起的,我都在嫉妒。”

“他们起哄,让我现场作一篇。”赵满苦笑着:“我曾经过这里,做过一两篇。老爷子可是狠狠骂了我。”

“伯父那是望子成龙”赵云翻了个白眼。

要是自己有个这么有名望的父亲,还需要四处求学吗赵孟也就初通文墨,在这个讲究书香门第的年代显然不够看。

当然,也不会让赵满下不来台,毕竟专门叫他上来就是为想好的诗词做铺垫。

见自家主公站起,徐庶赶紧跟随。

开什么玩笑,上次在荀家的陋室铭那是自己不够资格,现在可再也不能错过。

毕竟如今的徐庶,还是个文青,成了赵云的粉丝。

赵满喜笑颜开,忙不迭也跟了上去。

第三十二章徐庶的春天

“诸位都想看我族兄的文采”赵云呵呵笑着走到南郡主桌。

“那是”黄承彦最文青,他抚须而笑:“志伯公仲经公虽已故去,却一直是我等楷模。”

“彦信公子柔公也是天下大才,”庞启隆感叹道:“顺卿兄弟家学渊源,定然文采不菲。其实少年人都应该勇猛精进。”

尼玛,赵云心里暗骂,一辈子都没看你咋出头啊。光要别人出名趁早,自己的侄子那不知出生与否的庞统,硬被吹成凤雏。

世家对后辈的扶持,有些时候很不要脸,一颗芝麻就能说成一个西瓜。

什么荀氏八龙,去世的没见到,不知道什么情况,自己只承认慈明无双。

“可能诸位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赵云双手往下面压了压:“顺卿哥他们家最擅长的可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民生治理。”

南郡一帮子齐齐哑口无言,他们可都没想到这方面。

人无完人,一个人出名,不一定就是在词赋方面得天独厚。

譬如韩非子,法家的开创者,就没有相关著作留下来,全是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他一直在倡导的。

近的像岳父慈明先生,还有另一位大才水镜先生,他们都不以词赋出名。

“不过,阿兄在和我讲述的时候,脑袋里有一些画面。”赵云笑吟吟地:“他对江陵一带了然于心,只是无法用诗作表现出来。”

“云有所触动,作诗一首,来抛砖引玉。”

不待其他人反应,他已沉声吟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郡众人文人墨客过半,沉浸在诗作的意境当中。

南阳郡的几个,武夫居多,只觉得朗朗上口,与接触过的大不相同。

当然,也有不怎么精通文理的,像马秉,他百无聊赖,为何这些人对子龙公子如此敬仰难道诗作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内心里,更是坚定了今后不管吃多少苦,一定要让自家孩子成为文人。

至于蔡妲这个大萝莉,只是在徐庶盯着赵云的时候多看了一眼,马上目光还是盯在徐元直俊俏的脸上。

包间里所有人的表现尽收眼底,赵云心里不由鄙夷:尼玛,诗仙的诗,你们还不满意

本来在描写江陵巴郡一带,他更喜欢杜甫的那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上阕的最后两句,称为千古名句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年龄状况不符,下阕根本就不能亮出来。而只有上阕,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今的长江叫江水,自己吟诵就能觉察出不尽长江滚滚来气势非凡,而不尽江水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