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赵云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陵的城市前身为楚国国都郢。

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这里是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指臂吴粤,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号为东南重镇,亦都会也。

江陵富庶强盛,但以洛阳为中心的士大夫们所不屑。

然而,此地的豪门大户,纷纷把家搬到江陵,一时间风云际会,文人墨客遍地。

此时的南郡太守,是襄阳人蔡讽蔡子平。

说起蔡家人,也是大有来历的。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汝南葬的蔡穆侯。

东汉以来,蔡家日渐兴旺,蔡讽的大哥蔡嘲蔡子玉英年早逝,但他掌管家族之后,蔡家更甚从前。

期间,自然有其姐夫张温的功劳在里面。

张温张伯慎,南阳穰县人,受曹操祖父曹腾的提拔,如今已封司空,为大司农。

今天,蔡讽把两个侄子和自己的儿子召集到书房。

尽管才年过五十,因为长兄去世以后日夜操劳,他两鬓的头发都白了。

“茂珪,按说你是哥哥,但你姑父给你定的是郿相。”蔡讽作为现任家主,处事还是极为公平的,并没有因为长兄去世而对侄子刻薄。

“谢叔父,谢姑父。”蔡瓒郑重得拱了拱手。

“文珪,你的运气不错。”蔡讽满意地点点头,扭头看向二侄子:“恰好巴郡太守出缺,你姑父就给你拿下了这职位。”

太守蔡琰有些懵。注,此蔡琰非彼蔡琰。

看着哥哥,他有些难为情,毕竟自家兄长的位置只是一个县令而已。

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蔡瓒是先谋划的,已经定下来了。而巴郡太守是刚刚出缺。

说实话,不管是蔡讽还是张温,对一个郿相,都不怎么看重,所以拿到职位交清款项,也没第一时间传回来。

两兄弟要说心里面没想法是不可能的,以前的南郡太守就是他们的父亲蔡超蔡子玉,兄没弟及,今后应该是父丧子继。

看着旁边的蔡瑁蔡德珪,哥俩的脸色有些复杂。

当官的,谁不愿意在本乡本土特别是中原的豪门大族对荆襄一带的世家不待见。

要不然也不可能就一个郿相就把蔡瓒给打发了,他和弟弟蔡琰曾在公府做过事的。

所谓公府,就是三公办公的地方,那可是国家除了皇帝以外最高的权力机构。

至于巴郡太守,中原世家才不关心呢,巴郡是哪儿益州的一个郡而已,同样在他们眼里是莽荒之地。

“叔父,”蔡琰比较喜欢热闹:“小侄想过段时间去上任,赵云赵子龙正在来江陵的路上。”

蔡瓒虽然没有说话,眼里的赞许目光隐然可见。

“说什么混账话”蔡讽脸有怒色:“赵家麒麟儿今年还未及冠,你们都是有孩子的人了,还有官身。”

说完,也不管两人的脸色,拂袖而去。

其实,他倒真对赵云没任何偏见,反而很是欣赏。

不过,益州赵家,同样在中原世家眼里是莽荒之地出身,为何要比我荆州大族混得更好

“大兄,二兄,”蔡瑁拱拱手:“放心吧,弟一定把赵云招待好,有甚新诗词,当在第一时间书信告之。”

蔡瓒和蔡琰哥俩匆忙去上任不提。

荆州刺史,是负责监察下属七个郡的太守的。

可是,荆州大族严重排外,宗族势力十分强大,从蔡家能长期霸占本郡太守就可以看出来。

其他一些太守,都是皇帝身边比较亲近的人。

如南阳太守张忠,是灵帝刘宏的表哥。

荆襄本地的大族在本土为官还好一点,毕竟大家都世代居住在这里,也不得不为老百姓干实事。

像张忠这种外来户就不一样,到任之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先把买官的钱赚回来再说。

就算张忠是皇帝的亲戚,太守价格也花了一千万钱。

刺史徐璆不忿,累次在陈述里检举,如石沉大海。

而且,董太后亲自托人给他带过话,让他放过自己的外甥一马。

身在江湖,可徐璆的心在庙堂,盼望着能名闻天下,至少被顶级豪门知道,自然是不肯。

眼看自己这个刺史就要当一辈子,他心里很着急。

“这些本地人在哪儿迎接赵云”徐璆看着情报,问自己的管家徐本毅。

“回官人,”徐本毅谨慎地回答:“上次他们在燕赵风味波涛阁聚会的。”

“波涛阁吗”徐璆点点头:“那地方听说最为宽敞,很是适合。”

“随时注意赵云一行的动向”徐璆穿起自己的官服:“到时,某要亲自去一趟”

说话间,他已走出屋外。

第二十八章荆襄群英会

徐璆并不是出身于豪门大族,广陵海西徐家,还永远称不上豪门。他父亲徐淑,是前任度辽将军。

听起来很威风,实质上与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横海将军一样,是三品杂号将军。

每个人走上官场,都想奋力向上爬,徐璆自然没什么两样。

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利,而他想名利双收,才能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

董太后可是皇帝亲妈,他对董太后都不客气,是投灵帝所好,哪个皇帝不想自己手下有这样几个孤臣

可刘宏同学整天事情繁多,估计也就他妈提到想惩罚徐璆的时候才能想起这个人,平日里又怎么会注意到一个六百石的官员

徐州世家,同气连理,彼此间私下自然少不了沟通接触。

据陈家传过来的消息,赵云当与当朝最大牌的宦官之一赵忠有莫大关系,而今又是荀家女婿,不利用才怪呢。

徐本毅平日里接触不少机密,自家主公的事情略知一二。一层压一层,他自然吩咐府丁去日夜盯梢。

荆州马家,家主马秉马伯雄,在历史上没有留下痕迹。

但是,他有五个非常出名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说法。

可惜此刻他们的父亲才刚刚娶妻,马良的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儿。

马家就是个纯粹的商贾世家,祖地南郡宜城,现在垄断了江陵一成的粮食和造船业。

当然,在大家族的眼中,是看不起商人的。

每一代的马家家主寿命不长,因为他们没有导引术傍身,随时都在呕心沥血,算计着生意,以免被大世家所吞没。

而且,不仅仅是马家,徐州糜家,河北甄家,哪一家的家主能高寿盖因平日里操劳过度,在壮年时就去世。

今天一早,他换上最新的蜀锦衣服,看上去还是个商人,大腹便便。

“马勤,”马秉临上马车前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