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1 / 2)
你之过,羌人对公子,只有感激之心,没有丝毫怨怼”
李通也点头道:“是啊,若非将军,这些羌人还流落在外,甚至可能被北宫伯玉屠杀殆尽,如今他们重返家乡,都知将军居功至伟,人人传诵将军之名”
“嗯,这或许也是羌人的劫难吧”陶商勉强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拿起筷子道:“一起吃,明日陪我再去一趟多拉隆”
以后的战斗可能还会比这更残酷,他必须适应这个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酷,兵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李通和徐晃镇守临水和羊隆,也损失颇重,不过比起多拉隆还是可以接受,都是最大程度上阻止了羌兵的进攻,徐晃也受了轻伤,斩杀一名羌兵首领。
攻占抱罕,杀退北宫伯玉,让本土羌人部落重回故土,总之从大局上来讲,这是一场毋庸置疑的胜利。
晚上的时候,董卓派郭汜来看望他,这几还在忙着追剿北宫伯玉的残兵败将,抱罕虽说没有了湟中羌兵的压制,但董卓的这些兵马无所不至,闹得人心惶惶,烧杀抢掠,也时有发生。
见陶商已经恢复大半,郭汜送了些带来的药物和补品,夸赞了陶商几句便离去,即便陶商再厉害,也不可能成为董卓的部下,所以这些人对他的态度,一向是不冷不热。
第二日一早,陶商身穿便服,先到军营中看望仅剩八百多人的部下官兵,从美阳到汉阳,又从榆中到抱罕,这些人抱着必死之心跟着他屡次冒险,有人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却为此丧生。
“你们都是好样的”陶商看着他们,平静点头,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
“大家放心休息吧,从今日起便不再有厮杀,我带你们回洛阳”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许诺,却让许多人眼眶湿润,当日留在榆中,保护大军撤退,每个人都是抱着必死之心,如今却又能凯旋而归,不由想起了陶商等人一路的勇猛,也想起了那些为保护他们送命的同伴。
离开军营,陶商带着十几人出了抱罕城,直奔多拉隆,一路上到处都是奔走的董卓兵马,相反羌人却很少能看到踪影。
抱罕的天格外的蓝,蓝得让人心中沉静,多拉隆远远在望,四周却搭满了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帐篷,有人影来回走动,似乎还有防守的士兵。
陶商他们才到一里之外,就听到了深沉短促的号角声,这是羌人紧急战斗的信号,很快无数羌人便排成队列警惕地朝向他们这个方向。
待到靠近的时候,陶商滚鞍下马,带着徐晃等人步行向前,就是不想让这些羌人紧张,不骑马,也未携带任何兵器,证明自己没有敌意。
不断靠近,虽然只是十几个手无寸铁的人,但羌人却如临大敌,这让陶商疑惑不解,这些羌人虽然不如北宫伯玉的部下那般悍勇,但终究是边陲异族,民风彪悍,不至于畏惧他们这几个人吧
走进的时候,似乎有人认出了陶商,一声惊喜的大叫,跑到队列前面张开双臂示意大家放下兵器,连吼几声,那些羌人才将信将疑的收回刀枪。
那人转身向陶商连连鞠躬,转身便钻进队列后面去了,陶商知道这人是去找首领,便在原地等候。
不多时,队列后面一阵嘈杂,十几个人匆匆忙忙地冲出来,其中一人大声呵斥着那些还在戒备的羌人,让他们退下。
来的这些人中有几个陶商很熟悉,正是滇吾、拓拔野、阿木去乎、娄高日渥,其他几人也都身材高大,看气度应该都是各个部落的头领。
滇吾上前行礼:“陶将军,你伤势未愈,怎会忽然来到这里,也不见告知一声,冒犯你了”
“将军”
“陶将军”
“见过恩人”
“大英雄来看我们了”
滇吾身后的众头领全都躬身行礼,这是羌人最高的礼节,包括身后所有的羌人,也都弯腰躬身,眼中带着崇拜和感激的目光,没想到这么快就亲眼见到了风传的大英雄。
陶商扶起滇吾,示意大家都起身,走过去拍拍拓拔野等人,又拉着阿木和娄高二人,惭愧道:“多拉隆一战,多亏你二人拼死力战,指挥得当,这英雄二字,我受之有愧”
第214章 祭拜
得到陶商如此高的评价,阿木和娄高有些受宠若惊,连道不敢,一路上被羌人们簇拥着,来到多拉隆东门外的一片开阔之地,这里已经搭建了一个临时的祭祀台。
今天正好是羌族死人后准备大葬的日子,陶商无巧不巧正好赶上了时间,主持祭祀的释比是个极其年长的老者,三尺来长的白须变成辫子,白发垂地。
听说是陶商亲来,那释比颤颤巍巍地来到陶商面前,浑浊的眼睛隐藏在白眉之下,围着陶商转了三圈,念着古怪晦涩的咒语。
随后释比对天而拜,所有的羌人都趴伏在地上,与之相和,随后又从祭台上取下来一个被磨得光亮,却又看上去十分古老的黄铜匕首。
这个匕首十分小巧,只有拇指大小,上面的花纹几乎要被磨平,但刀柄上一个小巧虎头却栩栩如生,私欲奔腾而出。
当释比把匕首递给陶商的时候,所有的羌人悚然动人,大声诵起了长长的羌语,陶商听不懂,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犹豫着要不要接。
滇吾轻手轻脚地来到陶商面前,低声说道:“刚才释比送给你我们羌人最高的祝福,那是只有拯救族人的英雄才能得到的咒语,这个匕首便是羌族最高的虎头令,拿着他,可以指挥任何一个羌人部落”
“这么贵重”陶商眉头一皱,摇头道:“如此重要的信物,还是留给释比吧,你告诉他,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份大礼,我却不敢接受”
滇吾为难道:“这是释比的意思,也就是白虎大神的意思,我”
陶商冲着释比笑了一下,躬身示意让滇吾代为解释。
释比看向滇吾,滇吾无奈之下,只好向释比说了陶商刚才的话,两人在一旁连说了好几句,那释比才微微点头,收回了虎头令
向陶商躬身行礼之后,又递给他一个铜镜,上面同样有个虎头,不过比匕首上的狰狞形象比起来,显得温和多了,像一只慵懒的猫,懒洋洋地侧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