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5(2 / 2)
朱由检突然下了命令,随即手持三眼铳率先一步冲出了门口。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召集起来数十名太监,还牵出来几十匹马。
朱由检翻身上马,领着一帮忠心的太监冲出了东华门。
此刻,敌军已经彻底攻陷了外城,只剩下内城各个城门的明军还在顽强抵抗。
朱由检策马冲出了东华门后,奔向了朝阳门,成国公朱纯成闭门不纳。之后,朱由检拨转马头向北去了安定门。
安定门连守军都没了,只剩下一座坚固的城门紧紧锁着,太监们上前用利斧劈了半天,都没能劈开。
朱由检跑了好几处城门,都面临着同样的情况。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先祖修筑起来,用以阻挡外敌入侵的坚固城门,竟在如今断绝了自己的后路。
绝望之下,他重返禁宫,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
半个时辰过去后,无一人前来。
“哈哈哈”
朱由检狂笑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二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陛下”众太监尽皆跪倒在地。
朱由检默然褪下了自己身上的龙袍,咬破手指在上边写下了一道血书:“朕自登基一十二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大军占据了外城后,孙传庭才遣人回去请李修文入城。
李修文一袭龙袍端坐在马背上,额头上绑着一条白巾,在亲兵们的护卫下,缓缓从广宁门入了京城。
广宁门,正是李东当日遇伏的城门
在街道上前行不久,便见一名将领押着一些投降的战俘过来,禀报道:“启禀陛下,这些都是投降之人,请陛下定夺”
李修文目光扫了一眼,一看全是些生面孔,便挥了挥手道:“先扣着吧。”
“陛下”
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人,远远地就朝着李修文跪倒道:“陛下可还认得老奴”
李修文定睛一看,原来是乔装打扮过的王之心,便对左右命令道:“让他上前来说话。”
挡在王之心面前的亲兵们立即让开了一条道路,两位士兵上前,拖着他来到李修文的面前。
“陛下,老奴是带着两位公主出来投降的。”王之心说道。
李修文这次知道,对方为何要便装打扮了。如果在他人面前泄漏公主的身份的话,很可能见不到自己,就已经让别的将士们给祸害了。
“既如此,就让她们出来吧。”
“陛下”
王之心刚想再说些甚么,却让李修文冷冷地打断了:“朕若要杀了她们,你觉得她们现在还逃得掉么”
王之心返身回去,很快便把朱媺娖领到了李修文的面前,在她的手上,还抱着一个小公主,才几个月大的模样。
李修文愣住了,朱由检呀朱由检,你也太高看我了吧一个大的饶了也就算了,还希望我给你养小的
朱媺娖怔怔地望着李修文,心情复杂无比。
该恨他吗
或许是吧,是他带兵攻破了京城,一手毁掉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可一想到先前他给自己讲故事时的一幕幕,朱媺娖悲哀地发现,自己似乎对他恨不起来。
可她心中又很明白,这是自己的仇人,国仇家恨,岂能轻易忘掉
不仅如此,她还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出心中的恨意,否则很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谈何仇恨
李修文怎么会猜不出眼前这个小姑娘的心思可这位小公主曾经救过自己呀,自己如何能做到一刀砍了,永绝后患
沉默片刻,李修文才对身后的亲兵统领吩咐道:“带两位公主和王公公下去,好生照顾着,再给小公主找个乳娘。”
大军很快便攻入了内城,不久后禁宫也告破,投降的大臣数不胜数。而就在李修文进入禁宫时,前方传来消息:大明皇帝朱由检,已经吊死在了煤山。
李修文得知此事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外。就算自己提前攻破了京城,大明朝还是大明朝,朱由检也还是朱由检,大臣也基本上都是那一帮大臣,结局又能有多大的变化呢
其实他猜都能猜得出来,朱由检其实是想要南迁的,只是放不下面子罢了。
这位帝王太过爱惜自己的脸面,正如当初与满清议和时,他心里赞成此事,却要让人偷偷摸摸地进行一般。
说句不好听的,朱由检是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他赞成的事情,一旦让人知道,便会把支持自己,为自己办事的大臣拎出来背锅。
莫说李修文了解他,满朝的大臣里,又有几个是不了解这位君主的性格的
这些个士大夫们虽然只会空谈,却也不是书呆子,能当官的就没几个是真正的书呆子。
第329章 传檄而定
李修文先前的登基仪式太过简单,此次正式入主京城后,又在一帮明朝降臣的劝进下,是需要再次举行一次隆重的登基仪式的。
说是隆重,却也没有耽搁太多的时间,李修文是个务实的人,不会听那些大臣们瞎扯皮,为点儿礼仪上的事情吵来吵去。若不是目前还需要稳定的局面,他很想一个个拎出来彻查一番,罪行严重的全都砍了完事儿。
大明之亡,实亡于文臣
八月初一,李修文正式在北1京登基,大明朝的基本制度暂时不做变动,降臣也基本留用原职,不做太大的变动。
左、右丞相,以及国师的职务,都是原先匆忙时定下的,李修文便将这些官职都撤销了。李岩等人也不会有甚么意见,毕竟他们都会受封爵位,官职方面做些调整是没有问题的。
李修文沿用旧制,让李岩入阁做了首辅,牛金星为次辅,宋献策则当了钦天监监正。三人皆封世袭伯爵,食禄七百石。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李修文决定,追封李东为郑王,谥号忠。
要知道,一字王爵可是最为尊贵的了,通常只有直系皇族,才能被封一字王,比如大明朝的藩王,周王、福王、鲁王等等。
所谓的“一字并肩王”,其实都是小说里编造出来的,但这说法无疑是最为贴近一字王爵的。
许多的大臣心中羡慕无比,这可是殊荣啊,有李东这个前例在,将来他们若是有人建功立业,还是能有机会封王的。
当然了,或许会是死后的追封,可也同样荣耀无比了。
之后,便是此番北伐功臣们的封赏了。
孙传庭、杨振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