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末开封一秀才 > 分节阅读 183

分节阅读 1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说这俩人投靠李修文的时间不长,但众人都知道,他们俩人的建议,才是最容易让李修文接受的。

孙传庭和洪承畴被众人请了出来,也只能是摇头苦笑不已。他们这样的人,如何会猜不出几分李修文的心思

人家确实不想当皇帝,劝了能有用吗

不过那么多人出面相请,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俩人在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下来。

第三天的清晨,李修文还没睡醒,一众下属就已经在孙传庭和洪承畴俩人的带领下,在将军府外求见了。

李修文今天的心情还算不错,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不外乎如此,还能有甚么好埋怨的

不过心情再好,他都没打算接见这些人,便对丫鬟说道:“你出去给他们带个话儿,就说本将军今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请他们回了吧。”

之后,“身体不适”的李将军便起床更衣,到院子里晨练去了。

将军府外的众人,自然知道这是李修文的推脱借口,却也无可奈何,便打算各自离去了。

“各位大人且慢”

此时,身后传来牛金星的声音,众人循声望去,才发现小周王朱伦坤也来了,连忙上前行礼。

这一回,李修文可不敢把小王爷给拒之门外了。

听到消息后,他立马迎出了府外,刚要行礼,朱伦坤却阻止道:“李叔叔不可行此大礼”

李修文闻言一阵愕然,自打朱伦坤袭爵后,也只有在私下里才会这么称呼自己,今日却一反常态

只消片刻,李修文便明白了过来,目光扫视了一眼众人,问道:“何人把小王爷请来的”

牛金星和宋献策齐齐向前迈出一步,拱手说道:“回将军,是我们俩人。”

李修文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即目光再次转向了众人:“孙大人和洪大人留下,其他人都先回去吧。来人,请两位大人到正堂等候。”

李修文亲自领着朱伦坤来到了内书房,一进门便问道:“小王爷,是不是他们俩人逼迫你的”

朱伦坤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李叔叔,这是我自己的意思。若是我不愿意,谁敢逼迫我呢”

李修文沉默了,片刻后,才再次出声说道:“小王爷,或许我没和你说过,但我一直以来的打算,都是辅佐你登上帝位的。”

朱伦坤再次摇头道:“李叔叔,你怎么就不问问,我想不想当皇帝呢”

“”

李修文哑口无言,是啊,自己都没和他说过,又怎么会问过他的意思呢

只是这天底下,难道还真有不愿意当皇帝的人

这朱伦坤倒是个异类,不过回过头来仔细一想,李修文发现,自己似乎也同样是个异类。

朱伦坤见他不答,便接着说道:“其实,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做个君王,我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李叔叔,你比我更适合当皇帝。”

李修文苦笑道:“可这是你朱家的江山,难道你连这都愿意拱手相让”

“江山这不是江山,这是害死我父亲的凶器”

朱伦坤说着,眼泪便流了下来:“如果可以选择,我只想要我父王活下来,好好地活下来,长命百岁。”

李修文心中一阵自责和愧疚,低声说道:“对不起。”

朱伦坤伸手拂去了眼泪,笑道:“此事怪不了你,这是我父亲的选择。今天,这也同样是我自己的选择。只是,李叔叔能否答应我一事”

第325章 称帝,北方,天下震动

六月十六,李修文在开封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梁”,年号大顺,改都城开封为汴梁,追封父亲李鸿深为太祖皇帝。

这一天,李修文大封功臣,设五等爵为公侯伯子男,拜宋献策为国师,李岩、牛金星二人为左右丞相。

磁州城一战大捷,孙传庭当记头功,封世袭侯爵,此外,得此封赏者,还有杨振、李东二人,此外,张云英的父亲张世恒也被追封侯爵。贺人龙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特封世袭伯爵,其余有功者,皆论功行赏,封爵者二十有余。

众人心里都明白,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封赏罢了,一旦北伐成功,推翻了大明朝廷后,加官进爵是少不了的。

讨伐朱由检的檄文,也在当天同时发出,历数其三大罪;分别为任用奸佞、致使忠臣良将枉死;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执政昏聩,不能有效抵御鞑虏,致使天下臣民饱受战争之苦。

随后,三路大军开拔。孙传庭领一路人马走山西,洪承畴则领一路人马进军大名府,李修文自领中军,总共出兵十五万,北伐京师。

消息一经传出,张献忠等各路起义军首领纷纷响应,无他,李修文的大梁国给了他们名分,只要有些实力的首领,又和自己达成了协议的,皆封王爵。

李修文才不在意这个,不过就是给了这些人一个名分罢了,实际的好处是一点儿都没有。只是这已经足够了,人家扯旗造反玩了那么多年,不就是想成为一方王侯吗

大明朝廷没有给你,我给

李修文如今兵强马壮,这么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知道,如今的各方造反势力,由于长期流动作战,连个根据地都没有,总共加起来的人数都未必有他的兵力多。

大军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个府州县皆闻讯来降。

待到三路大军会师涿郡之时,人数已经接近三十万,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李修文

三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进逼京师,将北1京城围成了一座孤城,至于勤王的军队,虽然并不多,但还是有的。只是李修文进军的速度太快,一路上进军一路招降,根本就没能打上几场硬仗,勤王的军队此刻都在路上呢。

李修文此举令天下震动,各路造反的乱军折腾了那么多年,也不过是在地方上小打小闹而已,根本就没人进犯过京师。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慌了,三十万大军围城,这京城还能坚守多久

不少人心里已经在琢磨着,一旦城破之时,是不是要第一个站出来投降,拥立新的君主。

朱由检曾想过要调山海关的军队回援,可这事一提出来,立马就招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

为何

祖宗之地,不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