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末开封一秀才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着李修文的琴音响起,荷儿便跟着唱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修文弹奏的曲调流水行云、飘渺高远,配合着荷儿清澈空灵的声音,将苏轼这首水调歌头的意境,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李修文引用的曲子,自然是后世邓丽君那首歌的曲。虽然在这时听来,会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却是丝毫不影响其中的美妙韵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明珊和在场的丫鬟都惊呆了。这首词在这个时期的青楼场所等地,也是有卖艺之人传唱的。只是那些人唱出来的曲子,却是无法与李修文的曲子相媲美的。

当然,若是能相提并论,李修文也就不屑于献丑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曲唱罢,在场众人仍然深深沉迷于其中。此曲应时应景,在中秋之时,月圆之夜,唱出了那种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氛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和祝愿。

这些丫鬟都是从小就离开父母,在李家做下人的。此时,李修文勾起了她们伤感的情绪,她们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亲人。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她们只能是和身边的姐妹们,以及李修文兄妹,这两位和善的主子一起过节。

接下来,便是拜月的时候。李明珊和丫鬟们聚在了一起,摆好香案祭拜月亮。

李修文没有去掺和,这倒不是说什么“男不圆月”的鬼话。而是他知道,这月亮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嫦娥。那只是古老的传说,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自然是不会去拜月的。

只是此时,这种话若说出来的话,必然是大煞风景的。李修文才没那么不识趣,自个儿攸然地喝着桂花酒,吃着月饼,任由她们闹腾去了。

中秋节后,马上便要到他成婚的日子了。李修文马上就要成家了,这可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李修文自己也说不清楚。心里暗自想道:“反正这会的男人,大多都是三妻四妾,就算哥成家了,也还是可以撩妹的吧”

唔,这封建社会倒也有可取之处。在一棵树上吊着,也不需要放弃整个森林

第100章 洞房花烛

第100章 洞房花烛

终于,李修文迎来了成婚的日子。

八月十九,宜嫁娶、纳采、订盟、祭祀、祈福、求嗣、入宅、进人口、修造、动土、安床、上梁。

一大早的,李家上上下下,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李修文今天是新郎官儿,绝对的男主角,男一号可他却只能像是提线木偶般,任人摆布。

婚礼,婚字同昏。意思是黄昏时才迎娶的。可这个时代的婚礼,早已改在白天举行了。

以李家在开封府的地位和声望,宾客非常之多,办的是流水席。若是黄昏时才举行婚礼,恐怕得吃到明儿早上了。

日上三竿时,吉时一到,李修文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地出了李家的大门。

李家大公子成亲,开封的百姓们大多都知道了。街上的人群见了这迎亲的场面,都纷纷跟在队伍后面看热闹。其中最兴奋的,当属那些孩童了。他们都在和自己的小伙伴说,我长大了也会这般成亲。

李修文端坐在马背上,一路领着迎亲队伍出了开封城。在他身后的,是一顶大红花轿,喜庆的红色,花纹绚丽精致,轿帘处的图案是一幅“麒麟送子”图,由八个身材健壮的轿夫抬着。

这便是“八抬大轿”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避免天下太平后,出现懒惰的现象。曾规定文武大臣必须骑马,不许乘轿。这只是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才是骑马;而七品以下官员只能骑驴。两种坐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官阶等级和权势地位。

景泰以后,朝廷才放宽了百官乘轿的限制。到了明朝中后期时,轿子已经完全成为了各级官员的代步工具,骑马者倒是非常少见了。

当然,也出现了许多僭越的行为。比如品阶只能两人抬轿的,却偏用四人抬轿;乡下的一个小地主,也乘坐轿子等。这也成为了朝堂之上,政敌互相攻讦的契机。

以上的只是官轿的规定。对于花轿来说,倒是没有太多的规定。

这时都讲究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娶亲,说明了夫家的态度诚恳,以及身份地位。用八抬大轿这样隆重的方式迎亲,倒也符合李家的身份地位。

杨家今天也是披红挂彩,无比喜庆。

闺房里。

杨雨璇端坐于梳妆台前,身前是两个小丫鬟,正在一旁为她上妆。

身后的林静云正在给她梳头,嘴里说着祝福的话语:“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夫人、小姐,姑爷迎亲来了。”门外传来丫鬟急促的声音。

“他来了”

杨雨璇此时也刚好梳妆打扮完毕,闻言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小手下意识地攥住了衣角。

“姑爷到了”

林静云闻言,立即吩咐丫鬟道:“快,快取来红盖头盖上。喔,还有唇脂。”

两个丫鬟一个取来红色的唇脂,凑到杨雨璇唇边,杨雨璇轻轻一抿,印上了口红。另外一个丫鬟也取来了红盖头,给她盖上。

李修文先向老丈人和丈母娘行礼,然后和杨家的长辈一一见礼,然后是派发红封,又是忙活了大半天,才见到了盖着红盖头,让丫鬟搀着,小步走出来的杨雨璇。

领着自己的新娘子,李修文是走三步就得停一停,愣是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杨雨璇送上了花轿。然后翻身上马,在前边领着队伍,吹吹打打地返程。

李家贺客云集。在整个开封府里,婚宴能摆出这般排场的,那也是屈指可数的。

不管是近的远的亲属,基本也都有人到场。李东、陈义和孙名文等心腹下属,也都上门祝贺。王武也带着女儿王冰到了。

开封府的一些文人士子,李修文有印象的没印象的,也来了一些。府衙的知府大人马明达,推官赵雄领着儿子赵元良,以及一些府衙的官员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