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分节阅读 182

分节阅读 1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管它了,现在是孤注一掷的时候。

“九一八”如同“七七”,让每一个远征军官兵都热血沸腾,全然忘记了什么叫做危险,什么叫做死亡。

9月5日,第二十集团军发起了入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其排山倒海的气势,如潮水席卷,使残余日军有了一种马上要被吞没或压倒的可怕感觉。

经过这次冲击,日军包括太田在内,仅剩七十余人,他们的命运终于走向了尽头。

9月13日,在太田“玉碎”于自杀性冲锋后,腾冲得以完全收复。

这是滇西反攻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当记者进入腾冲城时,不仅找不到一块好瓦,就连青的树叶也看不到一片。

战后,经霍揆彰提议,在腾冲专门修建了国殇公墓,内葬牺牲于腾冲一役的几千名远征军将士。

第31章 倚天屠龙记

对滇西反攻会先易后难,卫立煌是有预计的,但他确实没想到“难”会来得这么快,光进攻一个高黎贡山就费那么大的劲。

与高黎贡山相比,怒江西岸的另一座山松山更是易守难攻,所以卫立煌一直把第十一集团军留着,名为防守,其实就是为进攻松山至龙陵一线而准备的。

等第二十集团军占领腾冲,两个集团军合力对付松山,才会有更大的取胜把握。

可是,卫立煌很快改变了主意,因为一个电话,更准确地说,是因为一张地图。

自力更生

电话是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打来的,问他什么事,对方的语气十分神秘,“您得亲自来,电话里面不好说。”

去了之后,宋希濂给卫立煌看一张地图,那是一张刚刚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军事地图。

卫立煌立刻惊呆了。

它与远征军长官司令部里的作战地图竟然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卫立煌的作战意图和计划已被日军完全掌握。

肯定是出汉奸了,可是两人想来想去,又都搞不清究竟哪里出了岔子。

要知道远征军在保密方面是做过严密措施的,以至召开军事会议时,都不准与会人员做笔记,更不用说对地图进行复制了。

计划的泄露,却是源自于美国飞机。

卫立煌举行滇西反攻,肯定要把计划报给史迪威,偏巧一架开往印度的飞机因故障在腾冲迫降,携带文件的军官被俘,整个计划也就因此落入了日军手里。

第五十六师团长原先仅设重兵于松山,在研究卫立煌的进攻计划后,师团长松山佑三赶紧从松山临时调了两千人到高黎贡山,以加强那里的防守。

不管怎样,远征军已无秘密可言,卫立煌如今想到的是将计就计。

既然日军在松山主力到了高黎贡山,第五十六师团在这一方向上的兵力必然空虚,我何不打它个冷不防

6月2日,第十一集团军也渡怒江奔松山而来。

卫立煌和宋希濂都估计松山日军在调动后,所余兵力至多不过数百,所以只留了新二十八师于松山,其余集团军主力绕过松山,直趋龙陵。

一个美械师,没有理由解决不了区区几百人的日军。

然而,他又错了。

一个月过去,松山仍然动都不动,反而把好好的新编师差点给打残,这让卫立煌再也坐不住了。

发起反攻之前,卫立煌曾不只一次地隔岸眺望松山,不过,这次他决定亲自过江去看个究竟。

当卫立煌一行来到山脚下时,有日军飞机朝地面进行扫射,随员们不由得慌乱起来,但卫立煌视而不见,兀自一人举着望远镜对山上进行观察。

卫立煌拿望远镜者正在前方了解敌情

不要怕,这是侦察机,只是恰好经过,射击也是盲目的,打不着人。

跟着过来的有美国记者,觉得眼前的情景简直不可思议:一个战场最高指挥官,竟然可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做若无其事状。

赶紧拍照,传回美国国内,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牛人,什么叫猛料。

卫立煌满心想着的却是另外一码事。

将计就计,却没能让日军中计。

卫立煌还不知道,当时中国军队的来往密码已全部被日军破译,他的所有电令可以一字不漏地到达对手桌上,第五十六师团也早就在松山部署了一个大队,计有一千三百多人。

卫立煌也许不清楚个中内幕,可是他只需根据多年沙场经验,就可以判断出松山之敌绝不只几百,而应在千人以上,再观察新二十八师的攻击情况,官兵们不是不卖力,而是实在没力了。

显然,没力了就得换有力的,可是两大集团军都上去了,无论腾冲还是龙陵,都处在激烈的相持缠斗之中,他们还恨不得再伸手向你要援兵呢。

松山如此难搞,抽少了没用,抽多了,那两边就可能要失血晕过去了。

好在卫立煌可以自力更生。他不像去印度的郑洞国,后者就是一个空头指挥官,门口连站岗放哨的都没有,卫立煌不同,他不仅可以自如地调度两个集团军,还掌握着一支直辖军。

这支直辖军,就是郑洞国出国前留下的第八军,现任军长为何绍周。

何绍周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侄子,虽系高干子弟,习气却并不纨绔,人家是黄埔和陆士双料生:黄埔一期,陆士十五期。

光凭后面这个资历,别说汤恩伯,就连冈村、板垣、土肥原们都得站成一排,喊一声“学长,您好”。

何绍周为人谨慎,尽管叔叔身居高位,自己资历又深,但并不倚老卖老,不仅平时待人接物谦逊周到,在治军作战方面也非常认真。

可是有时候,人还是得有点运气才行。

淞沪会战时,何绍周担任税警总团支队司令官,由于美式军团不服黄埔的“水土”,导致开局不利,只得把位置让给了孙立人。

人一下来,上去就不容易。到组织第二次远征前,何绍周总算熬出头,又当上了军长。

从卫立煌那里领命之后,何绍周立即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