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执行部本来只是督修国防工事的机构,却突然要负起全部守城之责,而且这时幕僚们又听说,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竟然以患胃病需要诊治为由,先行撤到湖南去了。

姓谷的有胃病,我们唐长官也有胃病,而且比他还严重,凭什么他一溜烟跑了,却把这么重的担子扔给我们,难道守南京原来不是他的责任,还是以为我们都是傻子,不会找借口溜之大吉

唐生智看出部下们不仅有情绪,情绪还很大,便主动对他们说:谷司令有病需要到后方休养,你们不要对此有想法,他走了,防守南京的任务,自然只好由我们来承担了。

底下还是有人认为南京不应该守。

唐生智说,得守,不仅守,如今还只能死守。因为形势起了变化,战争将降临到家门口,南京是首都,我们绝不能够轻易地把它奉送给敌人。

我们平常总说抗战抗战,难道抗战只是为了让别人去牺牲吗,难道你们谁愿意让日本人随随便便把首都从我们手里夺走吗

当然不能

说着说着,唐生智的声音开始低沉下来,语气也越来越沉重。

我是负责任的主官,已决定与南京共存亡,南京失守,我也不活了,但你们是幕僚,跟我所处的地位不一样,所以我不要求你们和我一道牺牲,万一城破,你们就想办法赶紧突围。

我只要求你们一样,在我活着的时候,坚持工作到底

如果说前一番话是大道理,后面一段掏心掏肺的体己话立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论职务,唐生智现在是南京最高军政长官,一级上将,当然最有理由不死,如果他都有了死在南京的决心和打算,当部下的还能弃之不顾,乃至拔脚先溜吗

稳定住指挥班子后,唐生智随即部署守城,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加起来总共达到十多万,但正如他先前所预计,这十多万里面能打的真的不多。

现在的唐生智,身边没有一支亲兵部队,国内情况又非常特殊,不是像东瀛军界,即使退休被重新起用后,各路人马也能对你做到服服帖帖,好像自己的老领导一样。

蒋介石虽新授其南京卫戍司令一职,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司令罢了。

唐生智能够依靠的,还是教导总队。

此前,为了教导总队留存与否,唐生智曾与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吵得不可开交。

何应钦想把教导总队调到四川去,扩编成三个军。唐生智急了,说你要这样的话,南京根本没法守,这个卫戍司令我也没法干。

最后蒋介石拍板,留下六个主力团,三个特务团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队则撤至后方。

唐生智专门赶到教导总队,在对军官们训话之前,他先举了一个反证。

“汪副总裁”汪精卫说过,我们与日本人打仗,是要打败仗的。中日实力悬殊,谁不知道呢,可是我们越败越要战,这样终究会打败日本人的。

敌人来犯,则远战;远战失利,则近战;近战失利,则守城;守城不力,则巷战;巷战再不力,则短接;短接再不力,则自杀。

唐生智接下来说,“委员长”答应过我,只要在南京守三个月,一定会组织兵力进行反攻。

三个月太短了,我们要守六个月,无命令绝不退出南京

一番慷慨的铁血演说,立即使场内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唐生智最后问大家,是坚守南京要紧,还是保命要紧

众人热血沸腾,皆大呼:守城要紧。

鼓动完了,唐生智来实际的。

在南京的教导总队官兵,先给诸位发三个月薪水,有家眷的发一个月安家费。12月1日之前,均想办法把家眷送回家或送到后方。

要做到后面这一点承诺已渐显困难。从水面走,由于中央海军几乎全军覆灭,日本海军开始冲破江面封锁线,逐渐深入长江江面。从陆地走,包围圈又正在合拢,危险亦无处不在。

但是再困难也得做,因为多年带兵的经验告诉唐生智,这是收拢军心的起码保证。

唐生智告诉官兵,有不愿留下来的,三天内请假,可以自行离去,但多发的薪水就没有了,还得落一个怕死的名声。

何去何从,诸位得想清楚。

都想清楚了,没看到有多少人提出要请假离开。

薪水发了,家眷送了,唐生智又命人大量采购烟酒,要吃要喝可以随便拿。

所有这一切做完,他开始板起脸,拿起蒋介石亲授的尚方宝剑。

各部凡擅自撤退者,一律按连坐法惩处,我将调宋希濂作为预备队,在江边专门负责维持军纪。

若不借助教导总队,并来个恩威并施,以上海溃退后的士气,南京恐怕半天都难守。

第22章 破碎的歌谣

12月1日,苏联空军率先拉开南京保卫战的序幕。

早在三个多月前,中苏双方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从这时候起,苏联开始成为主要对华军援国。从新疆到兰州,为运送军援物资而专门建立起一条长达3600里的交通运输线,它是当时维系中国继续抗战的最重要的一条国际生命补给线。

不仅援助物资,苏联也直接派部队进行支援,这就是苏联志愿空军。

这里的“志愿”,当然并不一定代表个人志愿,其背后实际是政府意志的结果,就像十几年后中国派出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一样。老美起初傻乎乎的,还真以为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民间人士,在异域大搞个人英雄主义哩。

所谓的苏联志愿空军,其实是苏联应中国政府要求,将分布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空军各师团组织起来,以志愿的名义,轮流派来中国的正规参战部队。

同是战斗机飞行员,苏联飞行员跟美国飞行员的习惯又不一样。如果是在休假中,苏联人其实是很放纵的,几乎什么粗鲁来什么,相比之下,美国人倒并不像传说中那么胡作非为,大多数人还算是比较守规矩的。

但到工作阶段则又不同。很多美国飞行员看上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有人上岗了还会偷个空子去警卫室玩玩牌。苏联飞行员却有着铁一般的纪律,打起仗来甚至比日本人还机械和玩命。

简单来说,他们是这样一种人:既能够通宵达旦彻底狂欢,也同样能够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地疯狂作战。

苏联空军使用的战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