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2 / 2)
不是说列车都让万国宾给拖走了吗
这新添的军列是多门给的。为了让这群孙子帮他打仗,多门除了不愿给人,什么都可以商量。
而张麻子之所以把声势搞得这么大,也是因为他得对多门和关东军有所交代。
第一次做了回软脚蟹,第二次怎么着也不能让主子再失望。
“大兵扫荡,草木无存,要拿出皇协军的气势,否则皇军会看不起我们。”
这句话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著名汉奸、南方伪军的优秀代表吴大疤瘌的名言。
其实,北方伪军的老前辈张海鹏也是这么想的。
还没走到江桥,张麻子和徐景隆就乐了,因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除了一座桥和白花花的江水,哪有半个守军的影子。
第23章 东北纯爷们儿2
他们认为现在留给他们的省城也许早已是空城一座,城里的人都逃之夭夭万国宾们的确如此,剩下的也许就是给“皇军”报捷了。
张麻子先去吃饭,徐景隆则率部搜索前进。
没动静只是因为还没进入谢珂的火炮射程,张麻子一走,伪军就陷入了炮火的包围之中。
有的炮弹打远了,落在队伍后面,慌乱不堪的伪军以为后路也被抄了,掉头就跑。
徐景隆急了,部队这么操蛋,回去怎么跟姓张的交代。他当即把自己的撒手锏骑兵马队调了上来。
能被张麻子看中,这徐景隆的确是很有些二杆子劲头的。为鼓舞士气,他打马扬鞭,冲在了最前头。
骑兵马快,利用打炮的间隙,很快就冲到了南岸桥头,却被北岸的徐宝珍卫队团候个正着,打得人仰马翻。
徐景隆是个老兵痞,子弹从空中划过,他知道是往哪个方向飞的。当下赶紧一拨马头,打马就往小道躲避。
他没想到的是谢珂在小道上还布有地雷阵。
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么一闪,连累他的坐骑跟着一块儿倒大霉,轰的一声,人马一齐飞上了天。
一桌意外的麻辣大餐,终于把这支张狂一时的伪军给干得没了脾气。
看到折了大将,张麻子气急败坏。他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怎么也不肯从桌上下来,还准备试试运气,让自己的大儿子整队再战。
第二天早上,另一个儿子给他发来了电报。
看完电报,他就一声不吭地带着残兵败将回老家去了。
原因是留在洮南的两个团搞起了窝里反,再不回去,自己的老家都快要保不住了。
虽然击溃了张海鹏,但谢珂参谋长的神经仍然绷得很紧。
只有他知道,今天之所以能一战成功,除了武器占优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部过于大意所致。
张海鹏手上已经有了日本人送的军用专列,万一己方防守出现空隙,对方可以直接开车冲过来,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越想越担心,为了确保安全,毅然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即在并不破坏整座大桥结构的情况下,派工兵部队破坏了其中的三孔桥梁。
令谢珂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纯属不得已的举动,日后竟然也成了日军大举进攻江桥的一个理由。
两天后的一个深夜,马占山离开黑河驻地,带着他的卫队在齐市车站下车。
黑河这个地方,我瞪大眼睛在黑龙江省地图的边缘角落上才找到,就在与苏联接壤的边界上。
不用说,此地交通非常不便,而且由于任命通电已发,路上安全也成了问题。马占山实际上是沿江黑龙江绕了一大圈,最后通过哈尔滨,才坐火车秘密到达齐齐哈尔的。
迎接他的只有副总指挥谢珂和少数几个军政要员。
因为其他人早已逃往了哈尔滨。
作为一个原生态东北人,马占山却生得个子瘦小,与我们心目中传统的东北大汉形象实在相去甚远。
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如果你在校园里遇到东北同学,发现他与“大汉”横竖搭不上什么界,那你就可以查查他的家谱了,看看此君百年前的祖先是不是闯关东的。
因为我们已经屡试不爽。
前面张作霖如此,后面马占山亦如是。
马占山的祖父就是从河北逃难来到东北落户的。
闯关东的是好汉,他们的子孙也不会差到哪里。
同很多东北军将领一样,马占山同样有过上山落草为寇的经历,他小时候给蒙古人放牧,练过马术,以后加练枪法,史载“精骑击”。
奉军将领“精骑击”的第一人,应该是大帅张作霖。但如果抛去名望地位和成就,单论功夫,第一人的桂冠应该属于这个小个子马占山。
“骑击”到了马某人这里,已经成了一种艺术。
火烧圆明园里有一个让人很难忘的镜头,那就是僧格林沁的马队冲击洋枪队的场面。
眼看骑在马上的兄弟被秋风扫落叶一样从马上干下来,心里那个着急和郁闷。
突然,有个看上去已经“死逑”了的骑兵迎着洋兵们冲过去,但见他脚挽马镫,脑袋垂于马首之下,身体则挂在马肚侧面,一下子令洋兵失去了射击目标和角度。
说时迟那时快,战马已飞奔到位,骑兵一跃而起,手起刀落,骄横的洋兵应声栽倒。
全场观众一片叫好。痛快啊。
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马术中的“镫里藏身”。别说普通人,就是骑兵中会这一手的也是凤毛麟角。
马占山比这个还牛,他能藏在高速奔跑的马肚子下面给敌人点名,用枪,且百发百中。
其人不仅艺高胆大,而且为人极重义气,有“侠肝义胆”之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别人求到你时,才伸出援助的手,那就不叫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他和“老贼头”张海鹏曾同为吴大舌头所赏识和提携。
每念及此,都会让人不由得感慨,怎么着也算是师兄弟,怎么做人的差距这么大呢
此时,黑龙江省首府齐齐哈尔正沉入一片夜色的迷茫。
它或许还在疑惑,这个初来乍到的东北“小汉”是否真的能力挽狂澜,解东北于倒悬
马占山一到齐市,面临的首要困难还不是备战,而是人心惶惶。
原来的一把手都带头逃跑了,每个人便都有了逃跑的理由和借口。
事实证明,有魄力和没魄力就是不一样。
马占山即刻拿起万老爸的鸡毛,给他逃到哈尔滨去的儿子发去了一支令箭。
江省指挥部致万国宾电:“万福麟长官有令,擅离省城者以弃职潜逃论罪。”
看到这个电令,公子哥只好灰溜溜地从哈市返回齐齐哈尔。
万国宾如此,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已逃的纷纷返回,想逃未逃的则赶紧收住了脚。
接着,马占山又重新任命了省府秘书长。三拳两脚,总算把齐市乱纷纷的社会秩序给稳定下来。
最酷的是他以黑龙江省代主席身份发表的抵抗宣言。
全文如下:
“当此国家多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救危亡。虽我黑龙江偏处一隅,但尚称一片净土。而后凡侵入我黑龙江省境者,誓必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这种话,先前连张学良也不敢说。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