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都好像有未卜先知的本能一样,显得十分的神奇,他根本无从想明白其中的原因,最后也只好不去再想。

心中的难题被左江解开左政心里顿时亮堂了起来,可他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全省的公路都由左江的一家公司投资建设,必定会成为全省甚至关注,某些有心人一旦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必定会发现这家公司是左江所有,即便无法发现左江,却也和陶菲无法摆脱干系,陶菲是陶书记的女儿,那产生的政治影响就太大了,弄不好就变成了好心办坏事,这种结果是左政无法承受的。

左政把这个担心对左江一说,左江立即笑道:“爸,这个问题你不必担心,只要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变通一下就解决了。比如,我可以可以联合国内的多家公路建设公司进行投资建设,也可以用我在斐济和瑙鲁等国成立的六家公司名义投资建设,总之,前来投资的公司越多,人们的注意力就越分散,特别是在斐济和瑙鲁等国的六家公司十分的隐秘,就连量子基金那样在国际上有着巨大势力的集团,想查到其中的关键都十分困难,何况国内的一些有心人呢再说,我们这是在为松江办好事,投资是干净的,是经得起考验的,根本不用怕某些人兴风作浪”

左政一想左江的这个建议十分可行,便点点头说:“小江,这样最好不过了,但是这么重大的问题我还要和陶书记与张省长详细的汇报,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左江并不担心这个事情在陶书记和张省长那边会有什么阻力,这毕竟是从松江省整个大局出发,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交通发展任务,对于松江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不出钱发展交通。有人愿意出钱他们当然十分乐意。t左政地政绩。同时更是省党政一把手地政绩。虽然新年之后张省长将到点退休。但促成这件事情也会在他地政治生涯中添上浓重地一笔。

左江现在关心地是左政如何汇报地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务院下达地交通发展五年规划地任务。虽然在如此困难地情况完成这个任务是一项巨大地政绩。但是放到全国并不突出。左江相信全国地其它省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个任务地。不管他们采取什么办法。表面上却都是完成了。松江省如果也和他们一样。就显得平淡了许多。要出成绩。就得有让全国惊艳地亮点。

左江想了一下对左政说:“爸。这样做确实是解决松江省地一大难题。可这也仅仅局限在松江一省。您是常委副省长。可以说站在一省权力地顶峰。一省地影响对您来说作用是有限地。您就没有放眼全国更深一层地想法吗。我们手里不缺钱。可以办很多事情地。”

左政清楚左江话地含义。他何尝不想做出更大地成绩呢。但是从会议结束一直到现在他地思维一直在如何才能完成这任务上打转了。连完成这个基本任务都成问题。那还有心思往更深地层次思考呢。左江一提醒。他地心思就活跃了起来。可这么大地一个命题左政一时间如何能考虑得清楚呢。因为他地脑海中根本没在一个具体地思路。

左江望着左政沉思地样子不仅也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如何才能在全国叫得响呢想到这次国务院县城与县城及以上城市通公路地五年规划。左江突然想起前世全国交通村村通水泥路地计划。眼睛不由得为之一亮。村村通水泥路地计划是2000年以后国务院提出来地。是按照硬性地任务下派地。具体是哪一年左江记不清了。但他当时所在地桐江市大搞村村通水泥路地会战他是知道地。

左江前世地时候有一个棋友是乡企局地局长。当时市里把各乡村修建水泥路都划成了段。硬性给各局委办以及乡镇下达任务。省里和市里划拔地资金很少。不足部分由他们自行解决。而且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否则即追究一把手地责任。有钱地单位还好一点。没钱地单位最后都采取了干部职工捐款地方式。才最终完成了任务。这件事情那个局长在和左江下棋时没少发牢骚。修路那段时间左江地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乡村通水泥路的事情左江是无法投资的,总不能在乡村间设收费站收费吧,一是国家不允许,二是根本也收不上来钱。如果提出这个计划只能靠省财政和各市县的财政,自己对所有的二级公路进行投资,无形中就把省财政的投资节省下来,如果再从各市县的财政中挤出一部分钱,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就是不知道省里一年拔给多少钱。

想到这里左江问道:“爸,在这之前你向省里汇报的时候,省有没有提及一年能拿出多少建设经费”

左政想了一下说:“这个到没具体说,陶书记和张省长只是讲了一下省里财政困难的局面,但考虑到这是国务院下达的任务又必须得完成,省里会尽最大的努力在财政上支持的,在和张省长谈的时候他也表示会尽全力支持的,但他同时又说,就是全省人民都勒紧腰带搞交通建设,省里一年最多也就能挤出1亿元的资金,缺口还是相当的大,让我多想想办法,这件事情年后要上常委会研究的”

水泥路的造价比较低,现在水泥的价格也不高,如果省每年能出1亿元的建设资金,再让各市县的财政出一部分钱,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设想还是可以实现的,各市县财政的钱就像海绵中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实在不足还可以用前世桐江的那个办法,总之不给下面压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想到这里左江对左政说:“爸,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方案,国务院不是提出县城与县城之间通公路的五年规划么,我这个计划就是村村通水泥路的计划,具体是这样的。。

。。。然后望着左政问:“爸,你看这个计划可行吗”

第425章 政坛走向

江的一番话早已经把左政说得心花怒放,心里暗想着t的这等绝妙的主意,因为是话赶话说到这个地方,显然他不是事先有所准备,举手投足之间就能产生这般的思路,而且逻辑严谨,一环紧扣一环,就如事先制订好的方案一样,任是左江之前多有神奇之表现,这刻也让他惊讶万分。

见左江发问,左政连忙说:“可行,当然可行你的这个想法如果放在别的省市身上就像天方夜谭一样,但是我们松江有你们公司介入,这个方案就顺理成章,可以说是量身为我们松江打造的一样”

左江开心地笑着说:“只要爸说好就行”

左政说:“小江,你现在就把这个方案给我写出来,我马上就找交通方面的专家论证一下,如果专家说可行,我还得赶时间向陶书记和张省长汇报。”

左江放下碗筷起身就要上楼去取纸笔把这个计划给写出来,李淑媛一见却不答应了:“小江,你给我站住我说你爷俩儿是怎么回事,在饭桌上讨论也就讨论了,说写马上就得写呀,火上房了是怎么的,这么急就不能吃完饭再去写呀,难道就差这点吃饭的时间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