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浮生小记 > 第178节

第17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管有多不愿意承认,卢八娘必须面对这残酷的事实。

在男权社会,女子没有地位,所以她们愿意拿自己的青春美貌去换取一生的富贵生活或者家族的兴旺安稳,男人只要成功,有无数的女子宁愿来侍奉他。反之女人过了四十,不,甚至皇家过了三十五岁的妃子就不再侍寝了。

就是卢八娘再注重保养,她也不可能完全抵挡住岁月的痕迹,揽镜自照,脸颊上怀孕时留下的几颗褐斑再也不能消除,眼角的细纹用脂粉已经遮不住了。

可以说在此之前,卢八娘对于被美女包围的司马十七郎的酸意并不是太真,她知道这个男人的正统思想里根本看不上胡人女子和北地为胡人效忠的世家女子,绝不会答应纳她们为侧妃的。她不过半真半假地醋一下而已。

现在她却真地上了心,卢八娘站了起来,将镜子扣到了桌子上,双手用力按在镜子的背面,下了决心,她要牢牢地看住司马十七郎!

也许在很多方面卢八娘是逊于司马十七郎的,但是她一直觉得若是论心机,自己肯定会完胜。卢八娘原本就有很多手段,对司马十七郎的日常行动了若指掌,现在她把自己的网又织得更密,收得更紧了。

于是,在很多欢乐的活动中,淮北王完全被与美女们隔离开了,就是他的侄子和侄女的婚礼上——为了安抚鲜卑人和北地的汉人世家,司马八郎和司马十郎各有一个孩子要与他们联姻,司马十七郎也只与王妃坐在一处。

卢八娘的方法奏效了,当然司马十七郎也很好管理,他一向是专心于大事的人,对身边小事反倒含糊。白天忙于政务,晚上内院与卢八娘商谈时政,也少不了一起品茶饮酒,教导儿子,司马十七郎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很舒心自在。

河北政局日渐稳定,淮北的施政纲领做了些许调整就在这里落实下来,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人,只要发现他们需要交的赋税少了,生活变好了就会愿意安居乐业。

到了新年,淮北王一家决定留在定北城,与定北城的百姓们一起过年。虽然定北城有若干民族,但是习俗居然差不多,因为胡人们早就在司马十七郎打到这里来之前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汉化,他们也同汉人一样过春节。

这一年定北城的春节异常隆重热闹,从除夕夜起一直到上元节,定北城取消了宵禁,城中最繁华的正阳街彻夜灯火通明,人流如织,许多年后还有很多人回忆起当时的盛况。

正阳街最南端最大的彩棚是淮北王府所设,五彩缤纷的绸巾扎成的花朵组成的彩棚夺人眼球,到了入夜,门前两根蟠龙柱各挑起八个大红灯笼,正是淮北王亲手书写的春联,“三羊开泰,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喜庆有余。”

彩棚前面挂着一排小灯笼,上面写着灯迷,若是猜出答案,就可以将灯笼提走做为奖品,精巧漂亮的小灯笼吸引了无数的人流连。只是百姓中识字的并不多,不会猜谜的看过热闹就可以去彩棚旁边取一碗团子吃。这种团子是淮北王妃让人用糯米粉裹了芝麻糖做的,洁白小巧,香甜滑腻,就是贵人们也都没见过如此的美食。

紧靠着王府的彩棚下面,左右是定北城内高官贵族们所设的灯棚,再下面就是富户、商人们的地方了。不论大小豪华与否,每一棚都有可取之处,定北城的人对此津津乐道。

做为最大最好最有新意的彩棚和免费元宵的设计和提供者——淮北王妃,她只在除夕和正旦的时候在皇宫宫墙上参加了官方庆典后,却没有去宫外闲逛,听了大家的赞美只是一笑,向桃花等人说:“你们都去看灯吧,每天排班留下几个人就行。”

到了上元节这天,府里剩的人更少了,桃花带了两个丫头忙进忙出地端来饭菜,卢八娘一笑,“把元宵放好你们也去玩吧,难得过这样太平的年。”

司马十七郎吃了几个元宵赞不绝口,“这东西果然做得巧。”然后便向王妃笑道:“今天是灯会的正日子,最是热闹有趣,我带你们出去玩玩。”

三个儿子也都殷切地看着她,“母妃,我们去吧!”

“不是都去过吗?”儿子都出去玩赏过,司马十七郎也带着官员们巡视过,卢八娘一向不大喜欢热闹,“若是喜欢,你们父子一起去吧。”

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今天都是为了陪你。”

其实卢八娘对灯会没有多少的想往,但却被他们的热情触动了,“那等我换件衣服。”

“母妃,快一点!”顺儿最急,其实他差不多每天都出去玩,但还是他最急着出门。

“母妃,你多穿点,外面再披上新做的那件织金福云红狐狸皮鹤氅,这里要比淮北冷多了。”捷儿温和地笑着提醒她。

“我先出去安排跟随的人。”旭儿说着,也不顾平时总要做出沉稳的样子,一路小跑地走开了。

司马十七郎拍拍恨不得马上出门的顺儿说:“你一天要跑出去玩几回?怎么就没有个玩够的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