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分节阅读 383

分节阅读 3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极严肃答道:“但是这些墙头草的话绝不能信,我们如果取胜,他们或许会乖乖保持中立,甚至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但战情一旦对我们不利,相信这些墙头草会毫不客气的杀进我们的腹地,趁火打劫抢钱抢粮抢女人,往我们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根据情报显示,张好古蛮子也非常清楚这些墙头草的立场和性格,所以没象王化贞那样白日做梦,指望蒙古军队给他当马前卒,而是选择了命令这几个蒙古王爷屯兵边境,对我军形成牵制之势,让他们自由作战,同时让阿布奈的军队也是屯兵到东面边境形成威慑之势,预防这些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蛮子军队战况不利时再次倒戈。”

“不愧是张好古小蛮子,行事果然务实,要是他梦想指望蒙古军队能和我们对耗,那他反倒输定了”努儿哈赤冷哼一声,很是欣赏张大少爷这种喜欢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性格。皇太极点头说道:“阿玛所言极是,蒙古人也不傻,张好古小蛮子如果把他们拉出来垫背,和我们对耗,那么蒙古军队怨恨之下,我们反倒有更多机会。可这个狡猾的小蛮子不但不把蒙古军队拉出来,反而把他们放到我们后方观望,对我们的威胁其实更大,稍有不慎,就是兵败如山倒之势,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也要等张好古小蛮子正面击败了我再说,张好古小蛮子赢不了,这些墙头草就形不成威胁。”努儿哈赤又是一声冷哼,淡淡说道:“我已经决定了,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兵发锦州,在锦州迎战张好古小蛮子”

“阿玛,你考虑好了”攸关建奴国运,皇太极紧张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犹豫着说道:“其实儿臣认为,放弃宁远坚守三岔河防线,也不失为一个稳妥选择。”

“你不用劝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努儿哈赤摇头,平静说道:“放弃宁远坚守三岔河防线,确实是一个安全而又稳妥的选择。可这么一来,辽西走廊的控制权也将注定被蛮子军队夺走,到了那时候,我们上那里再找出一个袁崇焕这样的蛮子官员来,给我们暗中提供蛮子军队情报,提供武器、粮食、种子和奴隶蛮子朝廷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则一边要防范蛮子大军反扑,一边要陷入因为蛮子封锁带来的困境,耗都会被蛮子耗死。同时我们还将丧失战略主动权,再想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阿玛,可我们如果退守三岔河,可以把蛮子的粮道拉长七百里啊”皇太极不肯死心的劝说道。努儿哈赤微笑答道:“把张好古小蛮子的粮道拉长七百里,又有什么作用蛮子的中原何等富裕,今年蛮子北方的高产粮食丰收,已经不怕和我们对耗了,张好古小蛮子背后还有一个魏老太监撑腰,给他想方设法筹钱弄粮,还怕和我们对拼消耗么”

皇太极呆了一呆,总算是明白老爸这次已经考虑得比自己更长远了,采取消极保守的战略,固然是能够延缓建奴败亡的时间,可是在魏忠贤和张大少爷这对奸毒父子联手面前,建奴又能耗得了多久想明白了这点,皇太极不由低下了脑袋,努儿哈赤看出儿子的心思,便点头微笑说道:“看来你也醒悟了,这一次的决战,我们只能放手一搏,赌的就是大金的国运如果赢了,我们才有希望复兴,可我们要是输了或者不敢去赌,那我们可是连求和的机会都没有了。”

“儿臣明白了,儿臣这就去向兄弟们传旨。”皇太极严肃答道。话音未落,代善和莽古尔泰等建奴已经冲进了努儿哈赤的寝殿,一个个脸上或是紧张,或是兴奋,或是激动,喊的则是同一句话,“来了阿玛,张好古小蛮子来了刚收到的消息,九月初一这天,张好古小蛮子亲自率领七万大军在通州誓师,正式向山海关杀来了”最后进来的范文程还大叫道:“主子,张好古这个小蛮子这次还带上了棺材,是准备和你决一死战了”

“终于来了。”努儿哈赤闭上眼睛,用看似平静却又无法掩饰内心激动的声音缓缓说道:“张好古,我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太久了。”

“传我的旨意,把我的棺材也准备好,随军带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 誓师北伐

正如范文程所说的一样,九月初一这天,张大少爷在通州城外誓师出征之时,确实是抬上了自己的棺材,以示自己誓死报国之心。而明熹宗和魏忠贤率领的满朝文武官员也则是心情各异,或是激动,或是担心,或是眼含热泪,默默注视着这支由宣府、大同、陕西、山西、四川、甘肃与河南等多省军队组成的七万大军,同时也是大明军队最后的家底和精锐,在病恹恹的张大少爷率领下,顶着萧瑟的秋风,唱着嘹亮的军歌,神采奕奕的开拔赶赴山海关战场。

为了鼓舞士气,誓师北伐的檄文,是由明熹宗朱由校亲自朗读,而当张大少爷强撑着病体,跪在明熹宗面前双手去接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时,明熹宗郑重其事对张大少爷说道:“张爱卿,这一去,你一定要回来,明白没有”张大少爷先是片刻的沉默,然后才半回过身,指着御台下肃立成行的明军将士,用最大的声音说道:“皇上,微臣对天明誓,一定尽力将这些大明的好儿郎带回来同时微臣还要给皇上带回来,努儿哈赤老建奴的人头”

“张爱卿”明熹宗有些哽咽,将王命旗牌与尚方宝剑郑重放到张大少爷手中,又拍拍张大少爷的肩膀,大声说道:“好,爱卿有此雄心壮志,朕就等你凯旋归来之时,献上老建奴努儿哈赤的人头”话音刚落,台下已是一片山呼海啸的整齐口号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辞别了同样病恹恹的皇帝,又告别了与自己亲如父子的魏忠贤,还有渐渐苍老的亲生父母与娇妻爱子,张大少爷率领着这支由大明军队最精锐者组成的北伐大军启程上路,取道蓟门、遵化与永平赶赴山海关。在这支军队里,不仅光是有着号称大明第一精锐的屠奴军,还有着刚刚从剿贼战场上锻炼出来的陕西洪兵、榆林秦兵、大同火车兵、宣府天雄军、满桂铁骑、山西振武兵、四川神弩兵和石柱白杆兵,雄师云集;在将领方面,那更是群星璀璨,满桂、孙传庭、黑云龙、麻登云、李自成、张献忠、赵率伦、吴六奇、张令、秦良玉、马祥麟、贺人龙、金国凤、张鸿功和郑崇俭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以至于不少略通军事的大明官员都由衷长叹,“也就是威名赫赫的张好古了,否则的话,就是换成熊廷弼或者孙承宗,也肯定带不了这群骄兵悍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颇具目光的文武官员也暗暗担心倘若张好古真的在征途之中病逝,那么明军之中,还能有谁的威望足够节制得了这些一个比一个牛气的名将猛将当然了,同样洞悉明军主力这个弱点的建奴在紧张应战之余也暗暗欢喜,知道这场决战只要能够除掉张大少爷这个瘟神祸害,那么建奴大军重现萨尔浒与广宁的辉煌,也就大有希望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