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分节阅读 225

分节阅读 2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太客气了。”张大少爷嘴上推脱着,手上却迫不及待的接过礼单,只扫得一眼,张大少爷就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假惺惺的说道:“翟大掌柜的,礼太重了,你这叫本官如何敢当”说着,张大少爷还更加假惺惺的把礼单递回翟莹面前,“快请收回去了,太重了,实在太重了。”翟莹当然不肯接,反复的推让了几下,张大少爷也不只好勉为其难的把礼单收下,嘴上还不断的责怪翟莹送礼太多,于自己的名节有亏当然了,所谓的名节这玩意,张大少爷其实一向都是不怎么在意的。

“五百两银子也叫重难道这小子真的打算搞花样”范永斗心里狐疑嘀咕,脸上却赔笑着把自己的礼单递上,请张大少爷务必赏光收下可是让范永斗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张大少爷才看了一眼他的礼单,马上就拉下了脸,顺手把礼单扔回范永斗怀里,轻蔑的说道:“范大掌柜的,本官素来为官清廉,从不收受军民百姓的一分一文贿赂这些银子,你还是拿回去打发叫花子吧”

“这世上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刚拿了翟莹的银子,马上又有脸说自己为官清廉了”几大蝗商面面相窥,目瞪口呆之后,几个蝗商迅速醒悟过来翟莹送给张好古的见面礼,绝对不是五百两范永斗则是满脸尴尬,赶紧站起来行礼道歉道:“宪台大人,草民不知你清如水廉如镜,冒昧送礼无意冒犯了宪台大人,请宪台大人多多恕罪。”

“秦士文留任和兵部粮草的生意,我欠了张好古人情,礼单上写的是两千两。”翟莹还算讲义气,乘着张大少爷注意力被范永斗分散的机会,赶紧附到旁边的田生兰耳边低声提醒。田生兰醒悟,向同伙使个眼色后站起来,从怀里掏出早已经备好的两千两银票,双手捧到张大少爷面前,赔笑着说道:“宪台大人,这是草民孝敬你的见面礼物,区区纹银两千两,还请宪台大人千万不要嫌弃。”

“哎呀,田大掌柜的,你怎么这样本官刚说了自己清如水廉如镜,你这不是”张大少爷嘴上推脱,拉长了许多的俊脸上也终于露出些笑容。看到这副熟悉的官僚笑容,田生兰松了口气,忙笑着说道:“宪台大人,草民可不敢向你行贿,败坏你的一世清名,这只是草民对宪台眷泽宣大百姓的一点点谢意,请宪台大人给草民一点面子。”

“哎呀,这可就叫我为难了。”张大少爷满脸的为难。这时候,张石头从后面窜了上来,抢着接过田生兰的银票,又向张大少爷劝道:“少爷,这是田大掌柜的一番好意,你就下不为例,破例给田大掌柜的一点面子吧。”

“石头”张大少爷本来还想阻止,可是看到张石头已经把银票揣进了怀里,最后还是叹气说道:“那好吧,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噢。”

“好,这小子是冲着银子来的,这下子事情就好办了。”其他蝗商一起松了口气,赶紧掏出银票,争先恐后的硬塞进张石头手里。那边范永斗也急忙亡羊补牢,掏出银票硬塞进张石头手里。张大少爷则在一旁唉声叹气,“各位大掌柜的,你们这是干什么干什么唉,算了吧,本官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以后宣大防区打造兵器用的生铁,还有军队采买军粮马匹,本官会优先考虑你们但你们不能再送什么礼物了本官身为清正廉明的朝廷官员,实在不方便也不好意思接受你们的好意”

第二百一十一章 巡查张家口

张大少爷竟然比想象中更为贪得无厌,这下子可让八个蝗商中的大部分人喜出望外,认定自己们摆平张大少爷已经只是时间问题,张家口黑市贸易的重新兴旺发达也不再是梦想,互相商量着就是该用多少银子把张大少爷彻底收买过来,或者就是拉张大少爷入股,直接把张大少爷绑架到自己的走私战车上。当然了,也有一两个领教过张大少爷不搞阴谋诡计不舒服斯基威名的蝗商仍然还是心存疑虑,害怕这又是张大少爷的诡计阴谋在坑骗无辜蝗商。

心存疑虑的蝗商中当然包括范永斗,和建奴勾搭得最紧也最亲密的范永斗从一开始就对张大少爷抱着极强的戒心,再加上那五百多支不明不白消失的火枪,所以张大少爷不管表现得多么的贪婪贪财,多么的人畜无害,范永斗就是不敢掉以轻心,而另一个被张大少爷极力拉拢、牵涉进了火枪失窃案的王登库,也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八大蝗商还是不敢对张大少爷推心置腹,更不敢急于把张大少爷拉上战车,只是小心翼翼的赔着张大少爷沿着官道西进,到京城通往阳和的必经关隘张家口视察,同时商量着怎么更进一步的试探张大少爷。

下面该来介绍一下张家口的情况了。张家口在明朝时期是一座长城关堡,地处宣府镇西北,紧扼宣府通往大同的咽喉,北通蒙古草原,位于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是一座紧要无比的长城关隘,不过真正让张家口闻名遐迩的,还是张家口那兴盛甲于江淮以北的对外商贸。早在公元一五五一年,大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张家口就开设了大明第一座针对蒙古部落贸易的马市,由官方以布釜之类物资交换蒙古草原盛产的马匹、牛羊和皮毛;到了公元一五七零年,大明穆宗隆庆四年,鞑靼首领俺答臣服受封,张家口被开辟为蒙汉互市之所,允许民间商号直接与蒙古部落交易,一举奠定了张家口兴盛数百年的基础张家口边市的贸易量之大,甚至在开设后的短短一年时内,将大明全国的战马价格拉低了百分之四十而到了公元一六一三年,大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张家口堡北侧又修建了来远堡,借以满足日趋扩大的边市贸易,加上建奴逐渐崛起,辽东边市尽毁,喀喇沁和科尔沁草原的鞑靼部落被迫将贸易口岸改向张家口,张家口的边市贸易更为兴旺发达史书载称:来远堡外穹庐千帐,摊铺栉比,商贾云集。甲于天下

很可惜的是,就在全国各地一个接着一个抱着经商致富梦想的商人涌向张家口边市的同时,一条胃口大得堪比无底深洞的饿狼,早就已经盯上了这个兴旺发达了数十年的边市

“好地方啊”胃口大得堪比无底洞的张大少爷站在张家口关墙城楼上,看到风雪交加的关墙外那密密麻麻的蒙古包和牛羊皮帐篷,还有看到那些密如蚂蚁、顶风冒雪叫卖吆喝的汉蒙商人和车队挑夫,张大少爷不由大为感慨,“真是好地方啊,原先本官在蓟门时,就觉得喜峰口和古北口的边市已经够发达兴旺了,今天到了张家口一看,本官才知道,什么叫坐井观天,什么叫夜郎自大。”

“他娘的,如果不是因为你来了宣大,以前的张家口要比现在更繁华几倍。”八个蝗商和在场的所有宣府官员一起心里嘀咕。张大少爷则挥手把宣府知府刘永祚叫到面前,指着关下的边市问道:“刘大人,这么多商人,你们是怎么管理的还有赋税,是如何征收的”

“回宪台大人,张家口边市具体是这么管理的。”刘永祚恭敬的仔细解释道:“张家口的各个汉人商号。藏储货物的仓库都设在张家口堡内,而主要贸易地点是在张家口北面的来远堡,各个汉人商号每从张家口堡仓库往关外运出一批货物到来远堡销售,都要在张家口北门按货物数量交纳赋税;同样的道理,商人从关外采买的马匹牛羊运进张家口堡,也要在关门前按数量交纳赋税,同时接受我们大明的张家口驻军检查。而来远堡除了暂时储藏已经上过税的货物之外交易买卖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驻扎管理保护边市的军队,在必要是关闭堡门,抵御侵犯边市的鞑靼骑兵。这么一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减少蒙古商人入关,即便来远堡出了问题,也可以确保张家口关口安然无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