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分节阅读 211

分节阅读 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决反对下,明熹宗和魏忠贤还是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封赏一毕,明熹宗又在乾清宫赐宴,招待张大少爷抓来的这帮蒙古俘虏,席间,色愣向明熹宗毕恭毕敬的磕头说道:“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你最忠实的奴仆色愣有一个冒昧的要求,请皇帝陛下恩准。”得到明熹宗允许后,色愣又磕头说道:“伟大的皇帝陛下,色愣斗胆替全草原的蒙古部落向你恳求,请你允许你在长城边境多开几个边市,扩大边市贸易,让世代忠诚于你的蒙古部落可以从边市上购买急需的粮食、盐巴、布匹、生铁和茶叶,蒙古草原上的所有蒙古部落。也一定不会忘记大明的恩德。”

色愣说出这话后,其他的蒙古台吉也是纷纷跪求,都是希望大明朝廷能够多开边市,扩大贸易规模。通译把话翻译过来,明熹宗不由一愣,问道:“怎么现在的几个边市,还不够吗”色愣磕头答道:“大明皇帝陛下,确实不够,我们喀喇沁草原的蒙古部落,只能从高台堡、喜峰口、古北口和张家口四个边市采买粮食,道路遥远,价格也非常之高,无法满足蒙古部落的需要,所以你最忠诚的奴仆才斗胆恳求于你。”

“皇上,微臣有一事不明。”在张大少爷的眼色指示下,刘若宰站了出来,拱手问道:“皇上,据微臣所知,张家口边市主要是针对林丹汗开放,喀喇沁草原的蒙古部落为什么放着喜峰口和古北口的边市不去,要舍近求远跑到张家口的边市去采买物资难道张家口边市的货物价格,要比喜峰口或者古北口的边市便宜得多”

刘若宰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官员哑然。不少人的脸上都有些变色,那边明熹宗和魏忠贤也是面面相窥,头一次发现这其中似乎大有问题。见此情景,张大少爷忙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刘大人,你有所不知,自下官去年到蓟门上任,在古北口和喜峰口边市推行了一种粮盐交易准条制度相当于出口配额,只有忠于我大明的蒙古部落,才能通过估算他们的人口消耗获得采买准条,从古北口和喜峰口边市采买粮盐茶铁。所以很多在古北口和喜峰口买不到粮食盐茶的蒙古部落。也只好舍近求远了。”

“原来如此。”很有炮筒子风范的刘若宰点头,又大声说道:“皇上,魏公公,现在大明北方的粮荒情况也很严重,何不让张家口和高台堡边市也采取张大人首创的粮盐交易准条制度,通过估算蒙古各部落的人口消耗发行准条,由司礼监派专人直接管辖,核查发放。这么一来,既可以保证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日用所需,又可以避免浪费,缓解北方粮荒,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若宰此言一出,不知有多少财路可能被断的官员想要掐死刘若宰如果管辖高台堡边市那位巡抚在场,肯定也想掐死刘若宰也不知有多少蒙古台吉想要掐死色愣,暗骂你色塄没事提张家口干什么,这下好了,我们的财路要被你断了色愣则面无表情,眼角偷看张大少爷心说咱们可是说好的,我的粮盐交易准条双倍发放倒是司礼监那帮公公个个双眼发光,头一次发现刘若宰原来这么可爱,恨不得扑上来亲刘若宰一口由司礼监直辖边市粮盐交易,不是把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送给司礼监是什么仅有张大少爷不动声色,一双贼眼只是死死盯着魏忠贤,偷看魏忠贤脸上表情的阴晴变化。

书中说明,在张家口搞出口配额,其实只是张大少爷精心布置的一招投石问路,目的是试探魏忠贤对张家口那帮汉奸商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魏忠贤确实是那帮汉奸商人的总后台,那么肯定会坚决反对这个出口配额制度,免得危及自己的财路。如果颇有大局感的魏忠贤支持这个制度,把肥水引进司礼监的自家田里,那么不用说,咱们清比海瑞廉比包拯的张大少爷就可以放手大干了,下重手狠狠收拾张家口那帮汉奸晋商,既利国家,又肥自己,那才叫真正的一举两得

“忠贤,你怎么看”出乎张大少爷的预料。当明熹宗向魏忠贤问起意见后。魏忠贤反复考虑许久后,不置可否的答道:“皇上,奴婢认为张家口边市不同于古北口和喜峰口的边市,因为张家口主要是针对蒙古林丹汗贸易,如果搞这个粮盐准条,只怕牵涉太大,林丹汗那边不好交代。所以奴婢觉得,这事情应该仔细商议后再做决定,还有增开边市一事,也可以一并讨论。”

“那好吧。”明熹宗点头,向色愣说道:“色愣汗王,你的请求,朕和大明朝廷会慎重考虑,你回去静侯嘉音就是了。”

“色愣谢大明皇帝陛下。”色愣磕头致谢,笑嘻嘻的站起身来色愣才不管张家口边市搞不搞什么出口配额呢,有张大少爷许诺的双倍粮盐准条,色愣巴还巴不得张家口那边缩小出口和严查走私呢而张大少爷却万分失望,实在搞不懂魏忠贤到底是考虑全局,还是故意推委,暗中放纵张家口那帮汉奸晋商再联想到自己恳求宣大总督一职未得,张大少爷难免更加怀疑难道魏忠贤和那帮汉奸晋商真的有勾结,所以不许自己对他们下手

“去他娘的,再试一次”思来想去,张大少爷暗暗咬牙,决定再煽风点火一把,再试一次魏忠贤的真实态度如果证明魏忠贤真的和那帮汉奸晋商有勾结,那么张大少爷也只好暂时退出,等板倒了魏忠贤再向那些汉奸晋商下手了

在不少有心人的刻意散播下,刘若宰在乾清宫建议张家口边市也搞出口配额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距离京城不算太远的张家口边市上。听到这消息,历史上为建奴入关立下汗马功劳的螨清八大蝗商破口大骂刘若宰的十八代祖宗之余,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莹、黄云龙和范永斗这八大蝗商也难得聚在一起,开始讨论对策。

“绝对不能让蛮子朝廷在张家口也搞这个粮盐交易准条制度”主持会议的黄云龙一拍桌子,怒吼道:“真要让蛮子朝廷搞起来了这个制度,我们的生意也就全完了既限定卖给蒙古草原的粮盐茶叶数量,还得向朝廷交税,我们还挣个屁的银子”

“听说魏忠贤那个老太监反对,怕林丹汗这边不高兴,又领兵来打宣大长城。”田生兰态度比较乐观,笑嘻嘻的说道:“蛮子朝廷里就是魏老太监一手遮天,只要他不点头,谁敢来断我们的财路”

“小心啊。”靳良玉阴阴的说道:“刘若宰那个山东侉子建议让司礼监直接主持粮盐准条制度,这等于是把山那么高的白花花的银子送进了司礼监,司礼监那帮阉狗能不动心他们又和魏老太监朝夕相处,如果那一天魏老太监被他们说动了,那一切就全玩完了。”

其他的几个蝗商纷纷附和,也都担心司礼监那帮太监被银子迷晕了眼睛,鼓动魏老太监同意了这个缺八辈子大德的出口配额制度。只有范永斗不动声色,直到众人都叫嚷累了,范永斗才慢悠悠的说道:“看来,我们几个有必要亲自去一趟京城了。”

“去京城干什么”靳良玉试探着问道:“范大掌柜的,你想让我们都去探听探听风声花点银子打发那帮蛮子官员,让他们出面阻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