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分节阅读 158

分节阅读 1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管换谁当辽东巡抚,都奈何不了他的宁远军队。”张大少爷摇头,又自信的说道:“除非让我去当辽东巡抚,否则谁也对付不了他,谁也没办法把宁远军队从他手里夺回来。”

“探花郎,要不我举荐你出任辽东巡抚以你的功劳,接任辽东巡抚肯定没有任何问题。”高第试探着问道。张大少爷又摇头,答道:“不行,至少现在不行,我需要时间打造一支新军,再说九千岁也不会同意我现在去远离京城的辽东。”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高第为难的问道。张大少爷露齿一笑,答道:“眼下最好的法子,就是让宁前道接任辽东巡抚”

“就让他接任辽东巡抚”高第和宋献策一起目瞪口呆,高第惊叫道:“探花郎,你疯了你难道不知道,他现在主张的是重修锦州城,把锦州修建成宁远那样的坚固堡垒,锦州孤悬山海关外四百里处,修城物资和材料都运输不便,再加上官员将领中饱私囊,这一修建得耗费朝廷多少银子国库吃得消么况且锦州远离后方,城池就算修成了,粮草和军需的补给也及其不便,建奴如果采用蒙古人当年屯田围襄阳的战术,长期包围锦州,把锦州的粮草耗尽,锦州再坚固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我更知道,九千岁不是信王,不会糊涂到信王那地步,去相信他大言不惭的夸夸其谈”张大少爷先说了一句让高第和宋献策摸不着头脑的话,又狞笑道:“这一次,我要让他自己拉出来的屎,砸到他自己的头上”

大概是张大少爷打着熊廷弼的招牌送去的银子起了效果,又过了两天,明熹宗和魏忠贤终于召见熊廷弼了,张大少爷也陪同老丈人入宫,在乾清宫中,热血老愤青熊廷弼兴奋莫名,打起十二分精神向明熹宗和魏忠贤解说自己的三方布置平辽方略,并且特别强调自己的三方布置方略实际上已经进化成了四方增加了蒙古林丹汗。上一次林丹攻打科尔沁草原,差点就要得手,只是建奴及时分兵救援,林丹又胆怯害怕建奴骑兵的战斗力而主动退兵,导致功亏一篑注,但这也证明了林丹确实是很有诚意与大明合作剿灭建奴的。所以熊廷弼建议适当奖励蒙古以作鼓励,坚定他们的抗奴决心,保持友好联系,再以钱粮为饵,诱使林丹继续出兵袭扰科尔沁,使建奴首尾难顾。而且熊廷弼对毛文龙的态度也十分合理,绝不用强,先用钱粮养着,但是不能让他吃得太饱,要逼着他继续袭扰建奴后方,以人头换钱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毛文龙这支敌后游击队的作用。

“我这个老丈人搞战略确实是没说的,如果执行得力,剿灭建奴肯定不成问题。可惜啊,历史上他没这个机会啊。”张大少爷静静听着,心中暗叹。明熹宗和魏忠贤主奴也是静静听着,直到熊廷弼说完,明熹宗才和魏忠贤交换一个眼色,由明熹宗问道:“熊爱卿,你的方略很好,张爱卿也说过,他这次的辽东大捷,看似因为战术得当才取得的大胜,可实际上却是攀附在你的三方布置方略上哦,现在已经是四方布置方略了。总之一句话,这次的辽东之战你虽然没有参加,但你仍然有大功,也证明了你的方略十分正确,最为适合辽东战场。”

“微臣叩谢皇上厚赞。”熊廷弼激动磕头,又难得替张大少爷说了一句好话,“不过微臣主张的只是坚守,张大人却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加以反击,并取得成功,可见张大人才是真正得兵家诡道之精髓而微臣只取一个以众凌寡的兵家正道,变通稍有不及。”

“张爱卿是将星转世,是上天和先皇赐给朕的擎天护驾之臣,只可惜年纪轻了一些。”明熹宗点头,又问道:“熊爱卿,朕今天最想问的就是,如果辽东战场继续采用你的方略以守待功,消耗建奴实力,那么我们大明军队应该什么时候发动总反击,全面光复辽东又该采取什么战术反击,才能彻底歼灭建奴”说到这,明熹宗又往张大少爷一指,说道:“张爱卿,你也说说你的反击方略,朕也要听听你的意见。”

“谢皇上。”熊廷弼当仁不让,抢先说道:“微臣认为,目前建奴势大,不可急切求战,而是应该固守城池,精练士卒,屯草聚粮积蓄力量,同时四面袭扰,使建奴主力疲于奔命,日夜不得安宁,迫使建奴分兵四方。待到时机成熟,再四方一起发力,将建奴各旗各个击破,辽东光复,指日可期矣。”

“那需要多少时间呢”明熹宗追问道。听到这话,张大少爷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还好,熊廷弼没有喜欢吹牛的毛病,只是如实答道:“回皇上,具体需要多少时间,老臣也不知道。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辽东的形势会发生什么改变,在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但老臣坚信,只要大明朝廷坚持老臣四方布置的方略,平定建奴和光复辽东只是时间问题。”

“谢天谢地,如果我丈人喊出五年平辽的口号,我就得考虑和他断绝关系了。”张大少爷松了口气。明熹宗则不置可否,又往张大少爷一指,张大少爷会意,赶紧答道:“回皇上,微臣也认为要想平定建奴,必须先练精兵,萨尔浒、浑河与广宁三场大战,我大明军队精锐尽失,剩下的军队缺乏训练,缺少锐气,上了战场也告无用,微臣在锦州之时,手中兵力名为两万,实际可战之兵,仅有四千,而建奴的主力足有四万有余,是微臣十倍,导致微臣只能据城坚守,乘虚偷袭,无法与建奴正面决战。所以微臣认为熊大人提出的精联士卒积蓄力量一条,十分正确,也切合实际。同时微臣也认为平定建奴和光复辽东不可急切,需要徐徐而图,但只要坚持原则不变,平定辽东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力量积蓄足够之后,我们大明又该如何反击建奴呢”明熹宗追问道。张大少爷偷看了一眼岳父脸色,硬着头皮答道:“这一点,微臣与熊大人理念稍有不合辽东偏远,地广林密,建奴又有建州后方为军依托,倘若我大明军队正面推进,建奴又依险而守或者飘忽游击,我大明军队没有三两年的时间休想将建奴彻底歼灭。所以微臣认为,最好的反击手段应该是引蛇出洞,诱使建奴主力倾巢而出,与我大明军队决战,力争一战而定乾坤。”

“一战定乾坤当年王化贞也是这么说的。”熊廷弼毫不客气的向女婿讥讽道。张大少爷也不生气,只是辩解道:“熊大人,王化贞一战定乾坤遭到失败有两大原因,一是军队战力不如建奴,二是战场不利我军发挥。而我提出的一战定乾坤,是建立在军队战力胜过建奴、至少与建奴不相上下的基础上,还有建立在把建奴主力诱到对我军有利的战场上决战。”

“那么你认为那一个战场,才最适合大明军队与建奴主力决战”明熹宗继续追问道。张大少爷清清嗓子,沉声答道:“微臣认为,最有利的战场就是山海关如果我大明与建奴在山海关决战,背后有坚固关墙为依托,粮道安全,后方可以源源不绝的把粮草军需送抵前线同时我军水师和毛文龙部也可以从海面插入小凌河,堵截建奴败军退路,而林丹汗的蒙古军队也可以从黑山道南下,有利于我大明军队全面投入战场,将建奴主力彻底歼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