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回到大明当才子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大少爷笑而不答,只是向自己的官船上拍了拍手,机械疯子薄珏立即领着两个东厂番子抬下一架机器张大少爷抄袭来的八锭珍妮纺纱机。张大少爷又向苏州知府胡瓒宗领来的苏州纺织坊主招手,笑道:“苏州纺织行的掌柜们,都别客气,都过来一起看,本官保管你们不会后悔。”

就在苏州码头上,当着苏杭两州的数百名纺织坊主,张大少爷和薄珏一起动手,将事先准备好的棉花放入八锭纺纱机,以手摇动转轮,八根棉纱便源源不绝的纺出,直看得在场的几百个织坊掌柜目瞪口呆又双眼发光,惊呼不绝。张大少爷又拿起几根纺好的棉纱。用手扯动显示其坚韧性,大声解释道:“各位掌柜的,这种纺纱机不仅可以纺织棉纱,还可以纺织麻纱和毛纱,纺出来纱线还远远比手工纺织出来的纱线更加结实你们可以想想,如果你们的织坊里全都用上了这样的机器,一年该多挣多少银子看看,都上来看看吧,想亲手操作也可以,自己也好好想想吧。”

“多谢钦差大人。”数百名苏杭织坊老板欢声雷动,一起涌向张大少爷山寨来的珍妮纺纱机,或是争先恐后的亲手操作,或是亲手试验纱线质量,或是象摸宝贝一样的摸着木铁结构的纺纱机,脑海里盘算想象的全是自己的织坊使用这种纺纱机后的美好前途。而且浙江最大的纺织坊主赵如意好不容易从狂喜冷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张大少爷面前双膝跪下,磕头说道:“钦差大人,敢问你这种新式纺纱机是那里买到的一台多少钱能不能帮草民也买上两百台草民愿意多捐银子给北方灾民。”

“是啊,是啊。”其他的纺织坊主也醒悟过来,争先恐后的冲到张大少爷面前跪下,大声叫道:“钦差大人,小人也多愿意多捐银子,只求钦差大人替小人购买几台这样的机器。”“钦差大人。就算买不到机器,帮我们买几张图纸也行啊。”“钦差大人,你说过价吧,这机器多少银子一台,我们有多少要多少”“钦差大人,草民求你了”

“各位掌柜的,你们不要急,听本官慢慢说。”张大少爷摆手,先让纺织坊主们安静下来,然后才毫不脸红的大声说道:“各位掌柜的,这台机器。其实是本官自己发明出来的,这次带到苏州,就是想送全苏州、松江和杭州的纺织作坊,让你们多挣银子,也为朝廷多纳赋税,不需要你们花一文钱买本官没时间造机器卖给你们,但是这个机器的草图,要多少有多少,本官可以无偿的送给你们”

“钦差大人,你是我大明第一好官啊”赵如意激动得疯狂大叫,向张大少爷拼命磕头。其他的几百名纺织坊主也是如此,争先恐后的向张大少爷拼命磕头,嘴里不断的大叫,“钦差大人,你真是天下第一好人,天下第一好官,我们苏州杭州的纺织行,以后一定天天给你上香,保佑你长命百岁。”

“各位掌柜的,先别急着感谢。”张大少爷笑道:“这种纺纱机的草图,本官是可以无偿送给你们,但本官有一个条件,想要这种纺纱机的苏杭织坊,每一户必须至少捐给北方的灾民一千两银子当然,多捐点的话,本官就更感谢了。”

“钦差大人,草民愿意捐三千不,四千两,草民愿意捐四千两”赵如意第一个大吼。而在场的纺织坊主虽然比不上扬州盐商那么富可敌国,但也个个身家不菲,全都争先恐后的大叫愿意捐款,而且出于面子和激动,全都是捐一千两以上,少则一千一二百两,多则两、三千两,只有少部分铁公鸡混在人群里不说话,心里盘算的则是等其他人先拿到草图了。自己再去偷或者用低价去买。当然了,比狐狸还滑的张大少爷早就料到了这点

“多谢,多谢各位掌柜,本官替北方受苦受难的灾民多谢你们。”张大少爷连连抱拳致谢,又大声说道:“不过本官还想各位本官订一个约定,凡是捐款拿图的掌柜,都可以在苏州和杭州的官府衙门登个记,留个名,以后你们不管造多少用多少这种新纺纱机,本官都不管。可谁要是敢不捐银子没登记,就偷偷的仿造使用本官发明的纺纱机,本官不仅要请地方官员上门没收,还要把他的名字公诸于众,请各位捐了银子的纺织坊主断绝和他的一切生意来往。”

“是,是这个道理。”赵如意又是第一个答应,向浙江的纺织坊主叫道:“各位掌柜的,你们都听到了,以后要是发现说没有捐银子就偷钦差大人的纺纱机,我们浙江的纺织行就断绝和他的生意来往,怎么样”

“好,就这么定了。”浙江的一百多个纺织坊主整齐答应。那边苏州和松江织坊会长也带头发誓,约定齐心协力收拾盗版张大少爷纺纱机的无良商人,同时也彻底消灭了少部分铁公鸡的侥幸心理。旁边的浙江官员和苏州官员则看得面面相窥,实在搞不懂张大少爷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能琢磨出这样替朝廷聚敛钱财的法子但也有部分正直官员暗暗佩服,对张大少爷生出崇高敬意,一起心道:“人人都说张好古只会拍九千岁马屁,现在看来,他还真是一个为民造福、为国尽忠的好官。”

这时候,一个纺织坊主忽然怯生生的问道:“钦差大人,这种新纺纱机有没有名字”

“纺纱机有没有名字”张大少爷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只顾着盗版别人,还没有给这个提前一百四十年出现的珍妮机取个中国名字。可又在这时候,张清的声音忽然传来,“张大人的小名叫狗少,这种机器可以叫狗少纱机。”话还没说完,张清已经笑得坐在了行李上。

“呼”在场的几百官员士绅差点没笑出声来,憋得个个难受。而张大少爷老脸一红,先愤怒的瞪了笑得前仰后合的张清一眼,又大声说道:“依本官看,这个纺纱机干脆就叫九千岁纱机吧,就算是本官献给九千岁的礼物。”

“好,九千岁纱机名字再妙不过了”历史第一个给九千岁修生祠的潘汝祯第一个大喊,并且热烈鼓掌。有了他带头,浙江和苏州的官员士绅自然是纷纷附和,一致同意将新式纺纱机定名九千岁纱机。当然了,这个名字在江南没叫了几年,就被其他的名字取代,而新名字正是狗少纱机这是后话,此刻暂且不提。

新式纺纱机带来的轰动逐渐平息后,张大少爷一行开始赶往苏州知府胡瓒宗给自己们和潘汝祯一行安排的行在苏州拙政园,途中,张大少爷低声向潘汝祯问道:“巡抚大人,我请你把告老还乡的徐光启徐大人请来苏州,不知巡抚大人请到没有”

“钦差大人见谅,下官没有把徐大人请到。”潘汝祯哭丧着脸答道。张大少爷一愣,低声问道:“为什么知道原因不”

潘汝祯先看看左右,然后才附到张大少爷耳边低声说道:“钦差大人,这话我也就敢在你面前说说,徐大人和九千岁关系极为恶劣,当年九千岁为了笼络闲居天津的徐大人,曾经举荐徐大人出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