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两国论(一)(2 / 2)
既然李世民有这样的认知,那房俊对自己接下来的话就更有信心了。
“正如陛下所言,但微臣看来,还有一件事是杨广忽略的,那就是军事大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
“嗯?”
这话属实说的李世民有些懵,他们对高句丽的军队虽然算不上非常熟悉,但肯定是交过手的,怎么能说不了解那。
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房俊笑着说道。
“陛下,臣说的并非是军队,而是地理!”
“大军本就劳师以远,再加上对高句丽的地理不熟悉,我们的大军往往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再加上世家因素,所以杨广很难成功。”
李世民思考了很久,他觉得房俊说的很有道理,不过随即他又皱眉的问道。
“朕的大唐可不会受到世家的阻碍,而且朕不是杨广,不会好大喜功,朕要出手,必是雷霆万钧。”
看着自信满满的李世民,房俊平静的说道。
“那如果陛下在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吐蕃出兵进攻大唐那?”
“这~~~?”
只这么一句话,就让李世民彻底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至于和亲的事情,李世民压根不会想,他不是白痴,如果真有合适的机会,谁会因为一个女子就真的放弃消灭一个国家的机会那。
李世民当初想答应和亲不过是为了给大唐多争取几年发展的时间,他认为只要再给他几年,那大唐绝对能发展起来。
所以沉思了片刻之后,李世民沉声的开口道。
“大唐有双线作战的能力!”
这句话说的当然没错,别说房俊来了,就算房俊没来,这个时期的大唐那也是巅峰时期。
但李世民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他笑着说道。
“大唐是有能力,但是群臣不一定会同意啊!陛下!”
这句话一出,李世民先是坐直了身体,然后眼睛猛地看向了房俊,那犀利的眼神似乎想说,这是朕的天下,朕要做什么那就做什么。
可话还没说出去,李世民就又泄了气了。
杨广为何被后世说成了好大喜功,还不是因为所有人都觉得高句丽不过弹丸小国,而且地处严寒,根本就是个不毛之地。
打下来无用,还会消耗国力,李世民想要打下高句丽,就是为了证明他比杨广强。
可如果他强行攻打高句丽,那好大喜功这个词最终同样会落到他的身上。
李世民看着笑嘻嘻的房俊,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之后,愤怒的说道。
“你小子到底要说什么?”
王德看着那把李世民撩拨的随时都有爆发的房俊,心里属实替他捏了一把汗。
不过王德也不得不服,能让李世民想要爆发却还能主动憋回去的,除了魏征,房俊还真是第一人。
看着王德给他一个劲的使眼色,房俊冲着王德笑了一下,示意他不用紧张。
“陛下,臣是想说,吐蕃才是大唐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