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增援汤恩伯(2 / 2)
此时日军第37师团第225联队正在进攻第12军第81师,孙蔚如也是作战行家,之前一直没有主心骨,现在有了李志坚作为依靠,他相信李志坚的为人和43军的战斗力,李志坚说要护第四集团军周全,他相信李志坚绝对会说到做到。
这次支援嵩县,就要击退225联队,且要速战速决,就需要全力以赴,他相信43军的战斗力,所以就兵分两路,他率38军从西面直接进攻,而让43军新七师的部队绕个圈,在战斗打响之后从侧面进行突袭。
38军全军放开手脚进攻,全军一万多人,分几个方向进攻,给予225联队很大的压力,其必须分散几个方向来阻击38军,在无力对12军81师展开有效进攻。
在战斗持续几个小时,双方激战正酣之时,新七师的队伍突然从东南杀出,击溃在边缘的225联队一个中队,随后向纵深突进,另一个中队阵地也很快失守,日军的侧翼彻底暴露出来。
38军主力则加紧了攻势,225联队呈现出疲态,好在81师怎么也是打过仗的部队,知道这个时候师反击的最好时刻,于是集中所有的力量从后方开始夹攻225联队,最终在三方的联合攻击之下,这伙日军力量再难支撑,225联队被击溃。
胜利就是最好的凝结剂,经过一场胜利,士气都有恢复,加上第四集团军和12军81师又都获得了一部分的缴获补给,在嵩县附近的31集团军其他力量也开始向此处进行聚集。
第12军军长贺粹之给孙蔚如发来感谢电,孙蔚如马上给贺粹之回电,愿意和第12军坚守嵩县,一同作战的还有43军新七师,这是他和李志坚共同商定下来的,在嵩县有嵩山等山脉,可以利用地形阻挡日军,只要在嵩县能坚守三天以上,汤恩伯的其他部队就可以至少恢复一些编制,日军想要继续肆无忌惮的攻城掠地就不会那么容易。
贺粹之立即将之上报给了汤恩伯,汤恩伯迅速对溃散的各军进行收拢,部队在嵩县西进行集结重新整编。汤恩伯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如果这个机会他不把握住,他的军旅生涯的辉煌时期就即将谢幕。
所以对于孙蔚如和李志坚,他内心充满了感激,电令贺粹之的12军协同第四集团军、43军新七师做好嵩县的防守。嵩县地形良好,有九山一陵一川之称,很适合防守战。
为了给汤恩伯的部队争取时间,李志坚考虑再三,于是让李杰带着整个新七师全部派到了嵩县,加强嵩县的防守。他知道对汤恩伯的部队屡经大败,短时间内根本难以恢复精气神,就必须有人能顶住压力,帮他争取这个时间。
豫中本来有一战区的近30万兵力,加上六战区支援的刘戡兵团和二战区的43军,现在在河南战场上的兵力对比也已经到达了三比一,如果发挥得当,之后未必不能给日军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