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目标指明(1 / 2)
过了1944年春节,陆续传来日军调兵的消息,日军关东军即抽调了大量部队进入关内,也不断有从日本本土运来的新兵从天津港等地登上中国土地。
还有就是各种作战物资的调动规模空前,之前好几年没有大运动的港口和铁路线又再次忙碌了起来。
一切都显示,日军的又一次大规模进攻已经迫在眉睫。
阎锡山等晋绥军高层综合收到的各种情报,这次日军动员的部队人数、装备和物资数要远超过武汉会战,判断日军要发起的进攻规模应该要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会战。
此时,连以往判断日军不会进攻山西的孙楚都不再笃定,这种规模的调动,谁都不敢保证日军的攻击目标没有山西。
所以在这种备战氛围下,整个晋绥军也都进入一种全军备战的气氛中。
山西境内的几个兵工厂都在生产弹药等物资,以往山西每月的钢铁产量在几万吨,在有了空军保护下,钢铁高炉都可以全力进行生产,并且在大同也建设了钢铁厂,产量又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这些钢铁大多用于生产武器弹药。
生产出来的弹药物资,源源不断的向前线、向各个部队输送,同时部队的训练量也再次明显大了起来,要在日军进攻前再练一练兵。
此时19军长刘召棠因突发脑溢血住院治疗,阎锡山再顾不上考虑爱将王靖国的感受,立即免去刘召棠的军长职务,将尉迟凤岗任命为19军军长。
尉迟凤岗是员有勇有谋的战将,在第三次太原会战时让他印象尤其深刻,在日军突破娘子关防线时,当时还是教导旅旅长的尉迟风岗临危不乱,抓到日军的舌头,了解到日军突入的原因,并且率部参与反击,将娘子关主阵地从日军手中夺回,关住了山西的东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