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强化张家口(1 / 2)
各军在忙着改编补充旅时,阎锡山亲自去了张家口,在赵承绶的陪同下将将张家口周围都走了一遍。
张家口城在明朝时就被称为九边之首,东临京畿重地,西南紧挨山西,在对抗北面草原民族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不过在现在,张家口的位置仍然决定了其是经略河北的重要地点。
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如果要实现严密防守,要兼顾的地方很不少,这样需要的兵马就太多,明朝时这里都是有大集团驻军,多的时候有十几万。
到了日本人手中时,没有充足的力量,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反而成了鸡肋,兵少不足以防住,被中国军队两次攻破。
阎锡山亲自走了一遍,就对张家口的形势有了大概了解,现在在张家口的力量还是不够大,于是决定在张家口强化之前修建的混凝土工事,选出几处建设要塞。
但是这个要塞不是像忻口、娘子关等地那样是在野外工事中修建,而是主要将城市堡垒化,城中除了堡垒外就是军营,城市的定位就是作战,要像一个钉子一般钉在山西东北。
城外的山上设立数个小的堡垒火力点作为支撑,要让进攻之敌无力放手攻城。
建这么多工事,每处都需要人手驻防,这样需要的兵力就更多,赵承绶将决定将伪军改编的两千人守备队扩编到旅级,下属五个大队。这样就可以向里面大掺沙子,将主力变为以晋绥军原有力量为主。
并且有了五个守备大队,可以分别驻守在城外要塞中。在张家口的两个守备师,一个在城外驻防,另一个可以全部驻在城内。
整个骑一军作为预备力量进行主动出击。
这个方案阎锡山在听后就立即同意。不过阎锡山觉得张家口的炮兵力量不足,决定再成立一个要塞炮兵4大队,专门驻防在张家口。人员从在太原城内的几个独立炮兵旅中抽调。配备晋造33式105毫米加农榴弹炮18门,晋造27式75毫米山炮36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