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晋绥军整训(2 / 2)
对于李志坚的这种考评方法,阎锡山非常认同,命令将这个方法推广到全晋绥军各军,之后都按照这个方案进行第一轮的培训和考评。
李志坚都是到了集团军一级,李志坚分别与赵承绶、陈长捷、孙楚,商定下来指挥能力测评的题目,之后由各集团军在内部组织考评。
由于方案安排周全,这些部队总的考评也是平稳顺利的开展,首先是阎锡山和李志坚都对晋绥军各军的实力也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并且在各集团军中,考评内容和方法也获得了几个集团军以及军一级主官的认同。
在这些部队中,虽然考核由各自部队独自进行,不过在考核之后,还是由李志坚亲自对团级军官的指挥能力测试的题目进行解读和主持进行研讨,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些军官面对复杂情形时的见识水平。
同时在讲解完这些之后,李志坚会对当下的重大会战或者战斗经过进行解读,尤其是发生在1943年的几场会战,意义非凡。
1943年初以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战不利,开始表露出颓势,在中国战场上,日军也没有组织太大的会战,只是在鄂西和湘北、缅北等地区采取了一些以抢夺资源为主导的战役,但是都遭到国军的坚决地抵抗,两场会战气壮山河令人可歌可泣。
第一场是在大同之战街结束后不久,日军进犯鄂西的石门,中日在石牌发生了抗战期间规模的白刃战,18军11师的师长胡琏在留下遗书后亲自上阵杀敌,几千人在战场上进行了几个小时的白刃战,最终守军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军西进重庆的步伐。
到了11月,74军余程万的57师独守孤城湖南常德16昼夜,8000虎贲与3万日军死磕,最后仅83人生还,都令全国人为之震动。
李志坚作为一个军人,都为胡琏和余程万及身后的将士们所感动,18军和74军不愧是中央军的王牌,能战死至如此水平,的确是中国军人的楷模。
在作训中,李志坚每次都将这两次会战的过程拿出来,讲给所有的将士,这些英雄的所为,值得被所有中国军人所敬佩和学习,这些不因为信仰和利益不一致而有丝毫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