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慢慢来别急(2 / 2)
我三弟从万丰供销社下岗后也面临着困境,没有收入怎么能行呢?那边他他儿子正要上大学,显然就是个硬账主,不给都不行。两口子托徐爱洁的弟弟给找了两份工作,他们选择了一份。
在那个果木园子,供打工者住的屋子里,劳累下来谁也不愿做饭。“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徐爱洁“啪”的一声,把手里那条洗得发毛、满是汗渍的毛巾狠狠摔在桌上,原本就不大的出租屋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震得似乎都晃了晃。她眼眶泛红,胸脯剧烈起伏着,几步冲到坐在床边闷头抽烟的三弟面前。
三弟被这一嗓子惊得手一抖,烟灰撒落在了满是泥土的裤子上,他却浑然不觉,缓缓吐出一口浓烟,声音沙哑又疲惫:“咋了,又咋了?这刚下班回来,骨头架子都快散了,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你看看咱们干的这都是啥活啊!”徐爱洁越说越激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干到月亮都老高了才回这破屋子,累得腰都快断了,挣那点钱,连给孩子吃饭的都不够!”她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情绪愈发激动,“这还是我亲弟弟给找的活,就这待遇,他到底咋想的!”
三弟眉头拧成个疙瘩,掐灭烟头,重重叹了口气,像是要把满心的无奈都随着这口气吐出去:“咱也不能怪他,现在外头找个活比登天还难,有个活儿干就烧高香了。”
“不错啥啊!”徐爱洁瞬间提高了音量,尖锐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每天起早贪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这是人干的活儿吗?我今天实在忍不住跟他抱怨了几句,你猜他说啥?”她紧紧盯着三弟,眼神里满是委屈与愤怒。
三弟抬起头,被烟熏得有些发黄的眼睛看着徐爱洁,无奈地问:“说啥了?”
“他居然说我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徐爱洁气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带上了哭腔,“我亲弟弟,怎么能这么说我!这么多年,我为那个娘家操碎了心,他就这么报答我!”说着,眼泪夺眶而出。
三弟皱了皱眉头,站起身走到徐爱洁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他这话是太过分了,不过咱也别太往心里去。现在这情况,为了孩子,咱啥苦不能吃啊。孩子要是知道咱们为了他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得多难过。”
“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天天都是为了孩子!”徐爱洁忍不住哭出声来,肩膀一耸一耸的,“咱们这么多年,为了孩子,啥罪都受了。现在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这学费还不知道在哪呢。咱们累死累活,挣这点钱,啥时候是个头啊!”她一屁股坐在床边,双手捂住脸,哭得更厉害了。
三弟坐到徐爱洁身边,犹豫了一下,握住她那粗糙干裂、满是老茧的手:“别哭了,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咱们从老家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吗?现在苦点累点,等孩子有出息了,就都值了。”他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徐爱洁擦了擦眼泪,抽抽搭搭地说:“道理我都懂,可这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我真的快坚持不下去了。每天回到这屋里,骨头像散架一样,可一想到孩子的学费,又睡不着觉。”
三弟把徐爱洁的手握得更紧了:“我知道你辛苦,我也心疼你。可咱们要是不干了,回去能干啥呢?家里那几亩地,一年到头才收入两千来块钱,连糊口都不够。回去了,孩子的大学梦就彻底碎了。”
“我知道,我就是心里憋屈。”徐爱洁靠在三弟的肩膀上,“咱们两口子,这么多年没干过这么重的体力活了,这大半年下来,体重都掉了好几十斤。你看看我这手,哪还像女人的手。”她伸出手,在三弟面前晃了晃。
三弟苦笑着说:“就当是减肥了吧。”话刚出口,就意识到这话不合适,赶忙收住。
徐爱洁白了他一眼:“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三弟正色道:“爱洁,咱们咬咬牙,再坚持坚持。等孩子念完大学,咱们就能轻松点了。孩子有文化,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咱们也就熬出头了。”
“能轻松吗?”徐爱洁怀疑地看着三弟,“孩子上完大学,花销更大了。咱们还得给他攒钱娶媳妇,买房子,这哪是个头啊!我有时候夜里睡不着就在想,咱们这一辈子是不是就这么被压得翻不了身了。”
三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走一步看一步吧。咱们只要肯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咱们从农村出来,不就是为了改变命运吗?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希望。”
“我真希望这苦日子能早点过去。”徐爱洁喃喃自语,眼神里满是疲惫与迷茫。
“会的。”三弟坚定地说,“等孩子大学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咱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还能享享清福呢。咱们也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徐爱洁抬起头,看着三弟:“你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真的能有那一天?”
三弟笑了笑,虽然笑容里带着疲惫,却满是憧憬:“当然是真的。咱们这么拼命,不就是盼着那一天吗?孩子有出息,咱们也能挺直腰杆回老家。”
“嗯。”徐爱洁点了点头,“为了孩子,咱们再坚持坚持。”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三弟起身走到窗边,向外望去:“又有人在找活儿干了,看看这架势,工作不好找啊。这么多人挤破头,咱们有个活儿干,确实应该知足了。”
徐爱洁也走了过来,看着窗外那一群满脸焦虑、四处打听工作的人,叹了口气:“是啊,这么多人都在找活,咱们有个活儿干,确实应该知足了。是我太不知足了。”
“以后啊,别再跟你弟弟抱怨了。”三弟说,“他能给咱们找这个活儿,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在外面也难,说不定也是费了好大劲才帮咱们揽下这活儿。”
“我知道了。”徐爱洁说,“刚才也是一时气不过。他那句话,真的太伤人了。我这当姐姐的,这些年没少替他们哥们儿帮衬老人,他怎么能这么说我。”
“等哪天有空,我找他聊聊。”三弟说,“都是一家人,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嗯,你去说说他,让他以后别再这么说话了。”徐爱洁说,“毕竟是一家人,我也不想把关系闹僵。”
“行,我会说的。”三弟说,“现在咱们还是先把心思放在干活上,多挣点钱才是正事。孩子的学费可不能耽误。”
“嗯,我听你的。”徐爱洁说,“只要能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哪怕把我这把老骨头累散架了,我也心甘情愿。”
两人回到床边坐下,相对无言。片刻后,三弟打破沉默:“爱洁,等咱们攒够了孩子的学费,我想给你买件新衣服。你跟了我这么多年,都没穿过几件好衣服。每次看到你穿着那些旧衣服,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徐爱洁眼眶一热,泪水又涌了出来:“不用了,浪费那钱干啥。有给我买衣服的钱,还不如给孩子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孩子读书辛苦,别把身体累垮了。”
“孩子的事咱也不能落下,可你也不能总亏待自己啊。”三弟说,“这些年,你为这个家付出太多了。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孩子,跟着我吃苦受累,我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只要咱们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我就知足了。”徐爱洁说,“衣服啥的,旧点就旧点吧。等以后日子好了,再买也不迟。”
三弟看着徐爱洁,心中满是愧疚与心疼:“等以后日子好了,我一定好好补偿你。咱们去拍个婚纱照,补上咱们当年的遗憾。”
“说这些干啥。”徐爱洁笑着说,“只要能看到孩子有出息,我就心满意足了。婚纱照啥的,都老夫老妻了,还拍那干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渐渐睡去。在这他乡别土里,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对未来仍充满着希望。那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支撑着他们在这艰难的生活里咬牙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三弟在这一年里经历了许多,他渐渐发现经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到万丰,重新开始他的商业生涯。
回到万丰后,三弟首先选择了售卖煤炭这一行业。由于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能力,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将业务拓展到了化肥农药领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与此同时,三弟的爱人也在两年后结束了家政工作,回到家中协助他打理生意。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共同经营着这个小小的商业帝国。
而在山东,三弟的孩子也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教师,并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个消息让三弟和他的爱人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相比之下,四弟的商业之路则要顺遂得多。他一直从事着经商活动,而且运气极佳,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波折。在当地,四弟的收入相当丰厚,生活也过得十分滋润。
四弟的儿子在跟随父亲干了两年后,也成家立业了。成家后的他选择出去打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