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六十年代生活录82(2 / 2)
要知道,由于步枪和手枪在这二月到六月的产能已经被缅国红党全部包揽,导致其他武装只能望而兴叹。因此,他们不得不将采购轻武器的希望放在了 7 月份生产出来的步枪和手枪。然而,眼前能够立即购买到手的,只剩下手榴弹和子弹这些军需品了。
面对有限的资源,各路军阀代表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和协商。每个人都想尽可能多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军火数量,以增强自身的实力。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讨价还价声、争论声此起彼伏。最终,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勐里县的剩余产能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案,被缅国各方军阀所均分。
随着交易的完成,那些满载而归的军阀们迅速地收拾好行装,带着新购置的军火匆匆离去。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自己的领地,让这些武器装备尽快投入使用,以便在未来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勐里县关口外,则在短暂的喧嚣之后,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等待着下一轮军售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对于 56 式步枪的生产愈发得心应手,技艺日益娴熟。此时,目光长远的牟灵意识到,时机已然成熟,可以将重心转向他精心设计的 63 式(81 式)步枪的生产了。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牟灵果断地从现有的机床上分出一部分,并迅速组织开展针对 63 式步枪生产的专业培训课程。由于 63 式和 56 式在诸多结构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这无疑为工人快速掌握新枪型的生产工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没过多久,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工人们便对 63 式步枪的生产流程了然于心,操作起来也是游刃有余。见此情形,牟灵当机立断,再次启动了军工厂的扩建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之前,牟灵就已未雨绸缪,提前向上级部门进行了详细的报备。正因如此,此次扩建工作进展得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和波折。
在生产线上,牟灵巧妙地调配人力资源。他从原本负责 56 式步枪生产的队伍中抽出了一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熟练工,让他们投身到 63 式步枪的生产之中。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及时为 56 式车间补充新鲜血液,确保该生产线能够继续保持高效运转。
当 63 式的生产工作圆满结束之后,牟灵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能够暂时告别忙碌的军工事业了。毕竟,现阶段所制造出的这些武器已然抵达了勐里县所能达到的生产极限。若是想要进一步去生产那些更为高端、先进的装备和产品,仅凭借勐里县现有的人才储备力量而言,无疑是远远不足够的。
经过深思熟虑,牟灵深刻地认识到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便是着手开展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此,他精心制定并撰写了一份详尽而周全的勐里县人才培养计划,并亲自呈递给了县长。县长接过这份计划仔细研读之后,不禁对牟灵刮目相看。他认为牟灵所构思的这个计划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对于推动勐里县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随后,县长决定将这份人才培养计划提交至会议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审议。在会议期间,尽管有一小部分人出于各种原因提出了反对意见,但绝大多数与会人员都充分认可该计划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并纷纷投下了赞成票。最终,牟灵所拟定的人才培养计划成功获得通过。紧接着,令人期待已久的实施阶段便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