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喜迎夏侯将军(2 / 2)
刘备心中感慨。
丞相既有如此临阵制敌之能,我万不可刚愎自用,当委以全权,尽用其才,方不负上天所赐之肱股之臣也。
“军师,勿谦也!备心中实知,若无军师,必无此大胜!”
诸葛亮自能感受到刘备的感激之情。
想到梦中至死未能恢复汉室,心中犹愧:
“亮为主公筹谋,乃分内之事。时候不早,当即启程赶往樊城,迎接太史慈将军,顺便也再见一见夏侯元让将军。”
“是也!”
二人遂过江入樊城,以候太史慈归来。
刘备夜闻信报,晌午方至樊城,便与樊城翘首以盼,至未时之末,得见太史慈带军而归。
按说此等大胜,太史慈当面露喜色、欣喜不已,然其神色依然肃然,唯甲胄上血渍未干,更显杀伐之姿。
此正乃名将之风范也。
相比较之下,旁边的邢道荣昂首顾盼,目露骄色,其得意之态,直若嘴角欲撇向天际。
诸葛亮遥看邢道荣,微笑着点了点头。
回想梦中此将,吹牛夸口,大言不惭,看似言过其实,实则不乏可称道之处。
譬如,其虽爱夸口,然却可与张飞交战数合全身而退,确有些武艺在身。
后遇赵云夹击,自知不敌,立刻弃斧而降。
显然对自身实力审度得宜相当准确。
被伏之后,跪地高拜,大唱赞歌,把敌方主将夸上了天,以求归营为诸葛亮大开城门。
按说,此时他本可真降,按计诱刘度开门,那必然是大功一件。
然而,他归城之后,却仍向刘度献计,以求反杀敌于城中。
当然,诸葛亮看出来了,反利用此计杀入城中。
邢道荣慌忙败逃之际,被赵云遇上,一枪刺死于马下。
梦中的邢道荣最终活成了一个笑话。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诸葛亮沉思过后,却对邢道荣有了新的看法。
骗归诱敌之策,虽似朝秦暮楚、没有节操,却委实达其目的。
此计若施于他人,恐怕真就着了他的道道。
那么,这是反复无常,两面三刀么?
看起来是很像。
至少为张飞赵云这样的忠义之士所不屑。
故而被赵云一枪刺死。
但其实,站在人主的高度,你会发现他始终都忠于自己的主公刘度。
最后亦死在保护零陵的战斗中。
所以,诸葛亮才会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独特的领域建功立业。
今见此景,诸葛亮明白,这家伙肯定是立了功了。
至于立了什么功,饶是诸葛亮聪明绝顶,也实难猜到。
未等太史慈近至,刘备遂应上前抱拳:“子义将军,备侯将军多时了!”
太史慈立刻下马,抱拳跪下:“慈参见皇叔,军师。”
“快快请起!”
太史慈站起身,脸上终见喜色.
跟着刘备,沉闷多年的自己,终究又得建功立业之机。
“奉军师安排,我伏兵于新野城,夏侯惇果然入伏,已被我所擒!”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
透过车窗,见夏侯惇被绑缚车中,独目怒视,恨得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