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三国:成为孙权的心尖宠 > 第264章 那一座城,将承载起孙权逐鹿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第264章 那一座城,将承载起孙权逐鹿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安十六年,孙权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将治所从京口迁至秣陵,并将秣陵更名为建业城。

这座城将承载起孙权及其儿孙们逐鹿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秣陵依傍长江,尽享江南水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河网交错纵横,水路交通极为便利,与江淮大地紧密相连,堪称江南的咽喉要地。

尽管孙权早有心理准备,甚至提前与爱妻袁绮绮打过招呼,提及秣陵城城墙年久失修、条件不佳,但当众人踏入秣陵,看到眼前陈旧破败的景象时,孙权心中还是猛地一紧。

这条件,苦啊!

“万事开头难!”面对这座空荡荡的城池,孙权要带领大家把一切从头开始建造,不仅要凭借勤劳刻苦的精神,更要依靠坚韧不拔、突破一切困难的意志力。

孙权作风务实,无意大兴土木,决定沿用原有的陈旧宫殿作为将军府邸,仅做必要的整修。

经过初步整理,孙权的办公府邸布局中规中矩,方正而古朴,虽无金碧辉煌的奢华气派,却满是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走进陈旧的宫殿,梁柱上的雕花因岁月侵蚀略显斑驳,却难掩昔日的精致工艺;墙壁上的壁画色彩褪去了当年艳丽,却仍能依稀辨认出神话传说与江南山川风貌的轮廓,正无声讲述着往昔的故事。

殿内陈设大多是旧物,虽有些许磨损,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好在从北固山搬来了一些瓷器与丝织品,稍作摆设,为这质朴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威严与庄重。

孙权迁都堪称一项浩大的工程,和普通人家一样,他自己家中也需要安顿一番。

孙权叔伯家的孙氏宗族也一同搬来城中,不过仍有几家人留在富春县老家。

孙权这一家人,主要是因为大哥孙策和三弟孙翊家子女众多。孩子们正值半大不小、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来到秣陵城,走进新宫殿,便四处奔跑玩耍。下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厮、丫鬟、仆妇、老妈子们,有的忙着搬东西,有的负责安置物品,人手都不够用。

经过一番考虑,孙权决定让大嫂大乔和三弟妹徐妙然两家,跟着母亲吴太夫人一同住在大府邸中西边的几进院落里。

“阿绍和阿松虽是男孩子,年纪还小。等他们过了十五岁,再搬出去新建自己的府邸,无论是自立门户,还是出去建功立业,都随他们的心意。”

母亲吴太夫人也深表赞同。

一个家里不能没有成年男人支撑,若是留下大乔和徐妙然两位寡妇,带着年幼的儿女们,或是留在北固山,或是在秣陵城自己找宅子居住,哪怕距离再近,吴太夫人也放心不下。

吴太夫人说道:“我们是一家人,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里的房子不过是旧了些,为了节俭,也用不着花太多钱修缮整理,大家就一起过些苦日子吧。你放心,你大嫂和三弟妹不会有怨言的。”

若是像城中有钱人一样,倒不必顾虑这些,只要有钱,秣陵城破旧些又何妨?不出几日便可大兴土木,将大宅子重新修缮一番,住起来既气派又舒适。

这些道理,徐妙然和大乔都明白。

她们虽不姓孙,但早已是孙家人,儿女们更是孙家血脉。就算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们也一定会和孙权夫妻同甘共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