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诸葛亮让孙权和周瑜等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心怀叵测(2 / 2)
袁绮绮接着安排:“不知徐老板的木板印刷研究进展如何?我无意催促,只是如今众人皆知我的身份,我虽仍为个人爱好写书,所写故事也无害于人,但倘若书价过高遭人诟病,只会无端生出是非。”
袁绮绮向徐老板表明,若能用先进的印刷方式降低制作成本,降低书册价格,对所有读者而言都是好事。
她考虑很周全:“我相信有许多读者书友,有人不爱雕版印刷版,偏爱清清楚楚的手写版。徐老板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读者,多做些安排。”
难得袁绮绮将徐老板请来,亲自指导他如何做生意。
徐老板向来是个聪明人,深知如今形势不同以往。打着镇江老辕的旗号卖书售书,必须格外谨慎,毕竟镇江老辕如今不仅是隐居世外的写书先生,更是孙将军之妻、备受瞩目的袁夫人。
徐老板当即表示,一定会妥善处理,绝不让人在价格方面挑出毛病。
徐老板身为商人,经手的货物数以万计,看过的古籍不计其数,也见证过无数起起落落的人生。
他理解袁夫人此刻的担忧,袁夫人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写书、挣钱,与徐氏商行合作分成,却怕有人眼红,将利用夫人写书牟利的帽子扣到孙权头上,进而打击孙权的形象。
徐老板承诺道:“还请夫人放心,我知晓该如何应对。”
他还告诉袁夫人,他已在秣陵城选好了商铺和地段,安排妥当,定会追随孙将军和袁夫人一同搬过去。
在孙权以及内务文臣张昭、张纮等人的主持安排下,整个江东团队的核心管理层正有条不紊地准备迁往秣陵城。
起初归心似箭的诸葛亮,此时却安定下来,不再急于离开江东。
起初诸葛亮曾归心似箭,经过黄夫人、大哥诸葛瑾一番劝说,他便真的安心住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诸葛亮给自己找到了事情做,并未整日在大哥宅子里悠闲度日,享受下人伺候、欣赏美丽风景。
诸葛亮以外交使臣的身份,向孙权以及京口和京口周边的各个行政机构递上拜帖,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访问、调研、学习,深入了解情况。
诸葛亮认真做好调查记录,每隔三五日便整理成一篇文章。
诸葛亮这种谦虚向江东学习的态度,连孙权都深感佩服:“那位诸葛先生是不会背叛刘备的!他一心为公,想着从这里学习有用的方法,回去后应用到荆州,为刘备尽心,为百姓尽力。”
孙权也认可诸葛亮是个难得的好官。
诸葛亮在江东一直待到孙权带领所有大小官员搬离京口的那日,才与孙权众人一同启程。
诸葛亮始终以友好谦逊、坦诚相待的态度面对孙权及其身边的文臣武将,这让孙权心里好受许多。
临行前,诸葛亮一再郑重承诺:“在下会坚定不移地促进两方联盟,无论何时何地,孙将军和江东都是我们的盟友,任何纷争、问题和难题都可摆在台面上共同商议解决。”
这一番承诺,无论未来是否兑现,效果如何,至少让孙权和周瑜等人明白,刘备团队并非所有人都心怀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