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诸葛亮敬重孙权的胸怀和谋略(2 / 2)
诸葛亮忽然又想到曹操。曹操已不再年轻,赤壁一战后,曹操傲气大减,他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曹操的儿子们中,似乎也没有能与孙权媲美的人物。而刘备这边,孩子阿斗尚且年幼。
诸葛亮虽是男子,思维向来清晰敏捷,此刻却也有些混乱。
理智告诉诸葛亮,应尽快离开江东,返回荆州向刘备复命。“镇江老辕与我等并无关联!”也别想着能将其拉到刘备阵营。回到荆州后,各自应做好分内之事,发展生产、征兵遣将,继续建功立业。
然而,理智之外,诸葛亮又不禁反思自己,他是否仍要做一个明知不可为而执意为之的人?
就因为诸葛亮已事先选择了刘备,因为刘备曾三顾茅庐,即便诸葛亮已看清刘备未来的实力发展不及江东,却仍坚定地站在刘备这一边。
诸葛亮只想做个坦坦荡荡的君子!
孙权是英雄,那就让他尽显英雄本色;孙权身边的袁夫人,也是女中英雄,那就让她绽放光芒。诸葛亮从未想过使坏,也无意改换门庭 。
所以人和人是不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有着天壤之别。
诸葛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一切照旧,继续兢兢业业地辅佐刘备,恪守本分,绝不使坏、绝不暗中算计。而孙权身边的重要谋士张昭,却还在气头上,这一气,便是好几天。
那时,诸葛亮本打算返回荆州,可他的夫人黄月英,受到孙权之妻袁夫人的盛情邀约,希望她能在江东多停留些时日。更因为黄夫人还想在江东,在华佗先生的帮助下再调理半个月身体。
这对江东而言,也是平平常常,没有为难的事。
但有一层,自从整个江东知晓袁夫人就是镇江老辕之后,那些曾经因追捧镇江老辕而近乎狂热的夫人、太太、小姐们,纷纷坐不住了。
她们有的捧着绸缎,有的拿着玉石特产,还有的带来珍贵的笔墨纸砚等文雅之物,兴高采烈地上北固山拜见袁夫人。
她们都想瞧瞧袁夫人,也就是镇江老辕,瞧瞧袁夫人这双本该操持家务、刺绣裁衣的女子之手,究竟是从何处汲取了灵秀之气,竟能写出那般隽永深刻跌宕而又精彩的文字与故事。
那段时间,北固山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若不是袁绮绮机动处置,将来客接待之处迁至甘露寺,孙权后院浮碧海的大门,恐怕都要被众人踏破。孙权那尚在襁褓中的宝贝儿子,也难免会被众人的热情惊扰,多哭闹上几场。
但吴太夫人、刘夫人和大乔、徐妙然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是大家分工协作:
袁夫人,也就是镇江老辕,她负责接待这些狂热粉丝,与一众贵妇官眷谈天说地,谈故事谈创作;
吴太夫人等则趁机留在浮碧海照顾孩子,抱孩子、哄孩子,陪孩子玩儿。不争不抢,各司其职,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