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她早已影响孙权的气度与个性(2 / 2)
“全公主” 的母亲连孙权的床边儿都挨不着,全公主又怎会有机会降临这三国世界来祸害众人呢?
这都是后话了。
也怪不得袁绮绮看不透,毕竟她穿越而来既没带穿越指南,也没有系统具体指导,就这么毫无准备地来,走一步看一步。明明可以靠美貌生存,她却偏凭借才华在孙权身边站稳脚跟。伴君如伴虎的日子,被她过得甜甜蜜蜜,这已然是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之高度。
孙权当时已迅速做出战略部署,委任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周瑜为主,程普为辅,一正一副。此外,还调派了黄盖、程武、凌统、鲁肃、韩当、周泰、吕蒙、陆逊、丁奉等大小将领,三万精兵,统统听从周瑜指挥和号令,与鄂县刘备合兵一处,随时准备与曹操决一死战。
周瑜、程普等人领命后,即刻奔赴前线。
待他们离去,孙权再次对江东六郡调兵遣将,调配物资军械,既做好遭遇硬仗的准备,也做好了打持久战、攻坚战和心理战的打算。
至于具体的破曹计策,周瑜临走前并未在诸多文臣武将面前向孙权请示,私下里也未曾向孙权透露或探讨。
这并非周瑜不信任孙权,而是自古打仗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孙权将前线战事托付给周瑜,周瑜便相信孙权对他全然信任,无论他采用三十六计中哪一计,还是兵法中的何种战术,都不必事事向孙权详细说明。
这并非怕隔墙有耳,也不是怕孙权干涉,而是打仗破敌本就没有固定套路,战术随时可能变化,知道的人越少越有利。
孙权十五岁担任阳羡县长就开启军旅生涯,这些道理他岂会不懂?周瑜既已被任命为三军统帅,孙权干涉得越多,对战事就越不利。孙权能做的,便是排除一切纷争,屏蔽所有对这场战争、对周瑜个人的抨击言论,以及那些宣称他孙权即将战败、无家可归的负面话语。孙权全心全意支持周瑜和前线战士。
除此之外,孙权时刻准备亲自上阵。周瑜打仗时他绝不干涉,但若前线战事不利,孙权定会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支援。当然到了那时,孙权会安排两百精兵,严密护送身旁袁夫人前往建安郡,让她与孙小妹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