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专访 1(2 / 2)
“但是为什么是林年获得了最佳主演呢?我觉得是在《归来》这部电影中,导演和林年是将主角视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或行动者来对待的。这当然是很多电影应该做到的,但是却有很多电影在讲述主角的命运时,将他们放在了被动顺应时代洪流或者现实的位置。
“《归来》讲述的虽然是一个小人物面临着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成长,但是导演并没有过分渲染环境的糟糕。女主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小城市,这样的一个小城市里的社会网络往往很小,所以闲言碎语、流言蜚语很容易就影响大家对边新的看法,也很容易影响她的选择。围绕着边新出狱前后的故事,导演展现出更为客观和丰富的视角,强调了女主角的个人能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女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她的过失杀人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早期主观能动性不足的后果,说不足并不是说没有,毕竟她在意识到丈夫李律是个坑货之后,已经离开了他。这便是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开始,只是李律的胡搅蛮缠导致了她的爆发。”
随着营销号和自媒体纷纷发文,回到国内的林年和邵乐乐立刻被送去采访。
“理姐,有点没天理,我们时差都不倒了?”林年哀嚎。
“熬过这一波你就能好好休息了!一定要趁热打铁,而且咱们这个电影已经顺利拿到了龙标,你难道不想趁着这个热度赶紧上映争取一个好票房吗?”
林年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她的哀嚎也并非真心实意,虽然她确实更想拥有几天自己的空间去思考这几天如梦幻般的经历。
本以为高强度的采访会让她无暇思考自己、电影和角色,但是没想到在一遍遍跟着不同的问题重新解读《归来》和边新的时候,当她从记者口中听到不同人的解读和评价的时候,她收获了对这部电影和角色的新认识。
专访|林年:我觉得边新就是我自己”
在柏林电影节获奖后,林年现在已经变成了演艺圈最炙手可热的一位女演员,在此之前她已经因为几部电视剧而活跃于荧幕前,现在一部《归来》又给予观众重新认识她的机会。
林年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第一个成为演员的人,她的父母一开始对她的决定并不理解。而且据我们了解的,当初她是放弃了西北大学的录取,复读了一年考入帝都戏剧学院的。父母的不理解似乎理所当然。林年的银幕形象多变,不拘泥于一个样子,出道以后算上大小配角,接拍过十几部影视剧,较一些老戏骨还差很多,但是仔细回顾她扮演过的角色,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成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