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进击的臧霸(2 / 2)
要说泰山众自从进入青州,就一直挺费劲的,因为孙观这个北海国相就是曹操为了攻打青州安插的钉子,北海国在袁谭和孔融之间的大战之后,几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孙观被派到这个地方,一点归属感都没有。
要知道,臧霸和孙观他们离开兖州泰山郡之后,一直都是在徐州北部的琅琊国和东海郡一带活动的,曹操没办法,只好认可了臧霸琅琊国国相的身份。曹操为了削弱泰山众,还把琅琊国一分为三,北边硬生生多出两个郡,分别是泰山众尹礼带兵驻扎的东莞郡和孙观亲哥孙康带兵驻扎的城阳郡;东海郡则是一分为二,东边分成利城郡,让泰山众吴敦带兵驻守,西边分成昌虑郡,让泰山众昌豨带兵驻守。
虽然泰山众们知道曹操的想法,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先忍着,谁知道,曹操在北上官渡大战的时候,居然让臧霸带着泰山众试着北上青州,减轻他在官渡战场的压力。孙观不是傻子,他在北海国总共不过五千人,出兵还得让亲哥孙康帮忙,于是,在臧霸跑来让孙观从北海出兵的时候,孙观是拒绝的。但是臧霸还是给力,自己一个人跑到吴敦和尹礼那各要了五千人,又自己亲帅手下琅琊兵一万人,直接攻打了青州的齐国,孙观没办法只好带着手下五千兵和哥哥孙康支援的五千兵一起攻打青州的齐国。
当时袁谭在官渡前线陪着他爹袁绍作战,齐国虽然有袁谭留守的三万青州军,但是指挥的是袁谭的小舅子文秩,孙观没想到文秩有着三万大军,背靠齐国临淄这样的大城,居然连三天都没抗住,就带着大军灰溜溜地逃去了平原郡。
就这样,臧霸入主了齐国的临淄城,孙观则是带着自己手里的一万部队回到了北海国。虽然曹操在官渡之战取得了大胜,可是臧霸和孙观都知道,只要袁谭回到青州,他们没那么轻松拿下青州的,袁谭的军事能力还是不弱的,当初带兵把孔融的青州军和田楷的幽州军全部赶出了青州的人,不是那么轻松打赢的。
事实上,袁谭回到青州之后确实到临淄干了一场,很可惜,臧霸不是袁谭小舅子文秩那种废物,很硬气地防住了袁谭的青州军,最终臧霸成功在临淄驻守下来。
前一段时间,曹操有打算北伐,让臧霸准备随时配合他把青州拿下来,可是臧霸也清楚,剩下的地方大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平原郡了,可是平原郡被袁谭经营了快十年,根本不是臧霸手里这点兵能打下来的,臧霸需要平原郡那边有个内应来帮忙。于是,臧霸在平原郡里各种撒网,撒到了辛毗这条大鱼。
“辛评和他手下的那两万部队不会影响战局吧?”孙观在帮助臧霸分析青州的局势,臧霸这次让他把北海的一万部队全部压上,他还是有点担心的,主要是东边的东莱郡也有别的势力在虎视眈眈地看着北海国。
“辛评那边反而不用担心,只要郭援跟平原郡的守军打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把郭援和平原郡的守军全部收入囊中。要知道,曹司空在黎阳吃了败仗,我们在青州如果毫无作为,肯定会被朝廷那边问责,曹司空那边可是一直等着找我们麻烦的,上次昌豨搞出的事,到现在都没能完全平息,如果不是我玩命把齐国打下来,说不定打完官渡,先开刀的就是我们。”臧霸对于自己泰山匪的身份定位,很是明确,无论他怎么努力,朝廷都不会真的认可他和泰山众的身份,只有不断地累积功劳,才有可能搏个出身,逆天改命。
要知道,曹操那边很多人投靠过来就有侯封,臧霸和孙观、孙康、吴敦、尹礼、昌豨他们带着兵与地盘投靠到曹操这,一直在被猜忌,别说封侯,连正式的名号都没有,还被人喊着泰山众呢!臧霸不服,他一定要给兄弟们拼个出身来,这青州,就是臧霸用来给兄弟们封侯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