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计策筹备(2 / 2)
杨玉环坚定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但神情却无比坚定:“我已考虑周全。如今局势危急,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让陛下为难,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了陛下,为了大唐的万千百姓,我愿意做出这个牺牲。”
这时,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道:“娘娘,您的想法固然好,一片赤诚之心令人敬佩,但要想让将士们相信,恐怕并非易事。他们对您的怨恨已深,这些日子的种种冲突,让他们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仅凭这一个决定,就能让他们放下成见吗?”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多年的官场经验让他深知人心的复杂。
杨玉环微微一笑,说道:“大人所言极是。所以,我需要各位大人的支持与配合。我们要精心策划,让这件事看起来真实可信。首先,我们要找一个合适的寺庙,最好是在偏远之地,这样既能让我远离是非,又能让将士们相信我是真心出家。这寺庙不仅要幽静,还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威望,让众人信服。”
“这个我可以帮忙。”一位熟悉地理的大臣说道。他站起身来,神情自信,“我曾在各地任职,知晓有一座灵隐寺,位于深山之中,四周群山环绕,极为幽静。寺内高僧辈出,佛法昌盛,是个出家修行的好去处。而且,那座寺庙离此地不远不近,既方便我们安排行程,又能保证娘娘的安全。”
杨玉环连忙道谢,眼中满是感激:“那就有劳大人了。此事还需尽快安排,时间紧迫,我们不能有丝毫耽搁。”
接着,杨玉环又说道:“其次,我们要在出家仪式上做足文章。要邀请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主持,还要让将士们都能看到,让他们亲眼见证我出家的决心。这仪式必须庄重肃穆,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的诚意。”
“此事包在我身上。”一位与佛门颇有渊源的将领说道。他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我与几位高僧有过交往,他们都是品行高洁、德高望重之人。我这就去修书一封,恳请他们前来主持仪式,定会让将士们信服。”
杨玉环感激地看着他们,说道:“有各位大人的支持,我便放心了许多。但此事关系重大,还需各位大人严守秘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一旦计划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有心之人监视,所以大家务必小心谨慎。”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严守秘密。他们深知,这个计划一旦泄露,不仅杨玉环性命不保,大唐的局势也将更加危急。
接下来,他们又详细讨论了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安排杨玉环前往灵隐寺的行程,如何确保她在途中的安全,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每一个问题,他们都反复斟酌,从人员的调配,到路线的选择,再到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都考虑得面面俱到,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一夜的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杨玉环看着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和将领,心中充满了感动。他们在这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齐心协力,为了大唐的未来而努力。
“各位大人,天色已晚,大家先回去休息吧。”杨玉环说道,“接下来的日子,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大唐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众人起身告辞,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杨玉环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希望大唐能够度过这场危机,重回往日的繁荣……”
而此时,在营地的另一头,李隆基还在为杨玉环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他并不知道杨玉环正在为了拯救大唐而努力奔波,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拯救自己心爱的女人,拯救大唐的江山社稷。他坐在营帐内,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爱妃,你到底在哪里?你可知道,朕有多么担心你……”李隆基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痛苦和无奈。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担心杨玉环的安危,又为大唐的未来感到忧虑。他渴望能与杨玉环相见,却又害怕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在这漫长的黑夜里,他独自一人,在痛苦和煎熬中等待着,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