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处理烦恼的方法(2 / 2)
大家经常讲环保意识。如果能够把环保意识提高到感恩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提高到人类的存在、
个人的存在是和所有的众生——有情、无情的存在分不开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我想,每个人就能够自觉地来做环保工作,自觉地来保护生态的平衡。
佛教里有“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观念,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讲,这是最高的环保意识。有情和无情都在法界当中,这一法界只有“有情”不称其为“法界”,
只有“无情”当然也不能称为“法界”,只有“有情”与“无情”同时平衡地存在,这个大智慧才能圆满;如果不能平衡地存在,就圆满不了。所以佛教的这个理论,可以说是最圆满的环保理论,不管用到哪个方面都是圆融无碍的。
我们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烦恼,要晓得惜缘,还要懂得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时时刻刻有一种节约的精神,时时刻刻想到地球的资源有限,人类不可以过分地来享用,总有一天地球上能吃能喝能用的东西会用完。
我在云水参访时,看到有些地方标语写得非常好,比如“爱惜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如果把这种精神推广到所有的方面,想到我们人类有今天,还有明天;
今天的人要生存,明天的人也同样要生存;我们自己要生存,别人也要生存;我们人类要生存,其他的一切众生、一切动物也要生存,以这种尊重财富、尊重生命的精神来指导生活,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使生活更加稳定、更加祥和、更加幸福。
以上所讲的,第一条要求自己,叫做“优化自身素质”,后面的第二条谅解他人,第三条感恩奉献,第四条惜缘惜福,加在一起就叫做“和谐自他关系”。这些方法加在一起,就是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优化自身素质,靠智慧;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我们化解烦恼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