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民间杂谈之七窍玲珑心(2 / 2)
洞口涌出浓重的阴气,林秋看见无数冤魂在其中挣扎哀嚎。这些都是七百年来,为了延续七窍玲珑心而牺牲的生魂。他们中有林家的先祖,也有无辜的路人。“你爷爷为了让你活命,用禁术将这些生魂困在此处。”灵姐虚弱地说,“每过百年,就要以百人性命为祭......”林秋踉跄后退,难以置信地望着爷爷的魂魄:“所以您才......”“所以我才选择在今日离世。”爷爷的魂魄开始消散,“只有我死,才能解开这个死局。小秋,用你的七窍玲珑心,超度这些亡魂吧......”
林秋闭上眼睛,感受着胸口那颗跳动的心脏。它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温暖的力量。当他再次睁眼时,祠堂已经恢复了平静。洞口消失了,冤魂们化作点点荧光,飘向天际。灵姐的身影也在渐渐淡去。“这一次,我终于可以安心离开了。”她朝林秋微笑,那笑容与七百年前一模一样,“好好活着,小秋......”
祠堂重归寂静,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将昨夜的阴霾一扫而空。林秋站在原地,感受着胸膛里那颗跳动的心脏,它温暖而有力,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重量。灵姐的身影已经消散在晨光中,只留下一地细碎的白毛。林秋蹲下身,轻轻拾起一根,它在掌心化作点点荧光,随风飘散。
“爷爷......”林秋抬头望向供桌,爷爷的魂魄早已不见,只有他的牌位静静立在那里。林秋走过去,发现牌位下压着一封泛黄的信。展开信纸,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小秋,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已经知晓了一切。七窍玲珑心虽能续命,却也背负着太多罪孽。我穷尽一生,终于找到了化解之法......”林秋的手微微发抖,继续往下读:“真正的七窍玲珑心,不在于续命长生,而在于至纯至善之心。当你愿意为他人牺牲时,这颗心才能真正完整。阿灵当年剖心救我,便是如此。如今我将这颗心交还于你,望你能用它化解这七百年的因果......”
信纸从林秋手中滑落,他忽然明白了什么。转身看向供桌,那盏长明灯不知何时已经熄灭,灯油中漂浮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简。林秋拿起玉简,一股暖流涌入体内。无数画面在脑海中闪现:他看见爷爷走遍大江南北,寻找化解之法;看见爷爷在月下独坐,一遍遍推演着阵法;看见爷爷最终找到了那个方法,却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原来如此......”林秋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
走出祠堂时,天已大亮。林家的老宅沐浴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林秋站在院中,感受着晨风拂面,胸口的七窍玲珑心与他的血脉完全融合。远处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去,是村里的老人们。他们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纷纷来到林家老宅。“小秋......”村长颤巍巍地开口,“我们昨晚都做了个梦,梦见你爷爷......”林秋点点头,示意他们进祠堂。当众人看到供桌上那盏熄灭的长明灯时,纷纷跪地叩拜。
从那天起,林家老宅成了村里的祠堂。林秋将七窍玲珑心的力量用来帮助村民,治愈疾病,化解灾厄。那颗心不再是为了续命,而是真正成为了守护一方的至宝。有一次,村里的孩童突发怪病,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众村民束手无策,焦急万分。林秋赶来,静心凝神,调动七窍玲珑心的力量,只见柔和的光芒笼罩住孩童,不多时,孩童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体温也降了下来,缓缓睁开双眼,村民们见状,纷纷欢呼,对林秋满是感激与敬佩。
每年清明,林秋都会来到祠堂,为爷爷和灵姐上香。有时夜深人静,他仿佛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看到他们在月光下对饮。七窍玲珑心的秘密就此终结,但它带来的启示永远流传:真正的长生,不在于肉体的延续,而在于精神的传承;真正的力量,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
林秋站在祠堂前,望着远方的青山,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晨光中,一只白狐的身影在山间一闪而过,它的眼眸中似乎带着一抹温柔与欣慰,随后消失在茫茫林海中,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跨越时空的传奇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而那份至善至纯的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