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琼浆漫溢(2 / 2)
有了成功的酿造样本后,胡亥果断决定在咸阳城进行小规模的推广。他精心挑选了几家信誉良好、客流量大的酒馆,作为啤酒和白酒的试点销售场所。为了让百姓深入了解这两种全新的美酒,他命人在酒馆门口张贴醒目的告示,告示上详细介绍了啤酒和白酒的独特特点、复杂的酿造方法以及正确的饮用方式。同时,特意安排专业人员在酒馆内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热情邀请百姓免费品尝。
百姓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纷纷涌入酒馆尝试。一位年轻健壮的壮士大步上前,端起一杯啤酒,轻轻抿了一口,脸上瞬间露出惊讶与惊喜交织的神情,忍不住大声说道:“这酒和我以前喝的米酒简直天差地别,清爽可口,还有一股独特迷人的香气,实在是好喝!” 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则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白酒,微微闭上眼睛,细细回味片刻后,缓缓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白酒劲儿十足,味道醇厚悠长,当真是好酒啊!”
为了进一步扩大啤酒和白酒的推广力度,胡亥精心筹备并举办了盛大隆重的酒文化节。在咸阳城宽敞开阔的广场上,搭建起了巨大宏伟的舞台和陈列丰富的展示区。舞台上,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翩翩起舞,长袖飘飘;歌者引吭高歌,余音绕梁。展示区则井然有序地陈列着各式各样精巧的酿造器具和来自不同工坊、各具特色的啤酒、白酒。来自大秦各地的酿酒师和酒馆老板们齐聚一堂,纷纷拿出自家的招牌产品,竞相展示。
现场还贴心设置了品酒区,百姓们可以自由穿梭其中,免费品尝各种美酒。此外,还精心策划了酿酒知识问答活动,准备了丰厚诱人的奖品。酒文化节期间,胡亥更是亲自出席,他身着便服,笑容满面地与百姓们一同品尝美酒,亲切地共话家常,现场气氛温馨融洽,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确保啤酒和白酒的稳定质量和充足供应,胡亥深思熟虑后颁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他下旨鼓励农民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增加大麦、高粱等酿酒原料的种植面积,并安排专业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细致的种植技术指导和实实在在的种子补贴。同时,对酿酒行业进行全面规范管理,组织专家制定严格详细的酿造标准和严谨科学的质量检测制度,确保每一瓶流向市场的酒都符合安全标准和高品质要求。对于那些积极推广啤酒和白酒、诚信经营的酒馆和酿酒作坊,给予实实在在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激励他们不断创新酿造工艺和丰富产品种类。
随着啤酒和白酒在咸阳城的逐渐流行,这股热潮如同一阵迅猛的春风,迅速吹遍了大秦的各个郡县。大街小巷的酒馆里,随处可见百姓们悠然自得地品尝着啤酒和白酒,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啤酒和白酒不仅成为了百姓们日常聚会、庆祝节日时必不可少的饮品,还在潜移默化中衍生出了独特迷人的酒文化。文人墨客们以酒为灵感源泉,挥毫泼墨,创作出了许多优美动人、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民间也口口相传着各种与酒有关的奇闻轶事和动人传说。
啤酒和白酒的推广,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酿酒原料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繁荣昌盛;酿造器具的需求量如雨后春笋般大增,促使陶瓷、金属加工等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酒馆和酒楼的生意越发红火,座无虚席,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热闹繁华的烟火气息。各地的商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纷纷投身于啤酒和白酒的贸易中,他们的商队满载着大秦的美酒,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将这份独特的美味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这一天,胡亥再次登上咸阳城那巍峨的城楼,极目俯瞰着这座繁华喧嚣的城市。街头巷尾,酒馆林立,酒香四溢,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他深知,每一次推广新事物的尝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也承载着大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他暗暗在心中发誓,要继续时刻关注民生,不断积极探索创新,推出更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和举措,让大秦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奋勇前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