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危局丛生(2 / 2)
而此时,内地的农民起义军却如星火燎原一般,以迅猛之势迅速蔓延开来。连年的战争,使得百姓赋税沉重,苦不堪言。再加上今年多地遭遇旱灾,粮食歉收,百姓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心怀不满的人趁机煽动,起义的烽火瞬间在大秦内地燃起。
秦军主力都深陷北线与匈奴的鏖战之中,内地兵力严重不足,空虚到了极点,在起义军的猛烈攻势下,根本无力抵挡。李勇将军率领着为数不多的秦军,在前线苦苦支撑、顽强抵抗。他们日夜坚守城池,与起义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城墙上,秦军士兵们伤痕累累,但依然紧握手中的武器,眼神坚定。然而,终究因为寡不敌众,又接连失去数座城池。
在一场激烈的攻城战中,李勇身先士卒,亲自登上城墙指挥作战。他挥舞着长刀,与冲上来的起义军展开殊死搏斗。但不幸的是,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的肩膀,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身旁的士兵急忙扶住他,劝他退下休息。但李勇却咬着牙,一把拔出箭,怒吼道:“我乃大秦将士,岂可为这点小伤退缩!”他继续战斗,可又有几支箭射来,他躲避不及,身上多处受伤,已经无法再继续领兵迎敌,被士兵们强行抬下了战场。局势陷入了万分危急的境地,大秦内地的防线摇摇欲坠。
胡亥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搓动,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原本打算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后,再从容回师平定内地的叛乱,可如今严峻的局势已容不得他再有片刻的耽搁。他强压内心的焦虑,迅速安排好蒙恬的后续作战事宜。他派人快马加鞭追上蒙恬,传达了最新的指令,要求他在继续清剿匈奴的同时,务必注意保存实力,随时准备回援内地。
而后,他当机立断,即刻命令大军迅速南下回援。但胡亥已等不及大军按部就班地行动,他心里十分清楚咸阳的局势已经危在旦夕,刻不容缓。咸阳是大秦的都城,是大秦的心脏,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毅然撇下大军,独自一人飞身上马,策马扬鞭,向着与李勇汇合的方向风驰电掣般疾驰而去。
一路上,他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饿了,就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路边的河水。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却始终坚定。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尽快赶回内地,平定叛乱,将大秦从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中挽救出来。他想起了大秦的百姓,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人们,想起了祖先们辛苦打下的江山,他绝不能让大秦在他的手中衰败。
胡亥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但他的身姿却又如此坚定,宛如一座巍峨屹立的山峰。他深知,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加艰难、更加残酷的战斗,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是大秦的皇帝,大秦的命运沉甸甸地系于他一身,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惊涛骇浪,他都要拼尽全力,为大秦杀出一条血路,重振大秦的辉煌。
随着胡亥的身影渐渐远去,草原上的硝烟依旧弥漫,久久未曾散尽,而内地的战火却越烧越旺,熊熊燃烧,仿佛要将整个大秦都吞噬。大秦的命运,就像这变幻莫测、捉摸不定的风云,飘摇不定,悬在了生死一线之间,岌岌可危,静静地等待着胡亥去力挽狂澜,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