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何彬求而不得的分配,在秦姝玉这里是麻烦(2 / 2)
对何彬而言,至关重要的毕业分配,在她这里却是一桩麻烦事。
她冲魏佳敏笑了笑:“谢谢佳敏,但我这精力实在有限,做不好两件事情。”
她也没问魏佳敏的选择,因为从魏佳敏劝她这话已经看出来了,魏佳敏还是求稳,这也挺好,他们这届大学生不管去哪儿,大部分都会混得不错。
第二天,秦姝玉就去找了老师,说明了情况,她不想参加分配工作。
老师对她的情况也有所耳闻,只是没这样的先例。国家花了这么多资源培养大学生,那是为了替国家培养人才,毕业了他们也该报效祖国,服从安排,到分配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但老师也不能强制要求秦姝玉去单位报到,所以只能劝说,凭她大学四年的表现,还有军属的身份,肯定会分配在海城不错的单位。
可无论老师怎么劝,秦姝玉还是坚持自已的想法。
老师也没辙。
不服从工作分配的后果去年已经有过先例了,对别人而言“取消毕业分配资格,不准有任何单位接收,自谋出路”是个天大的惩罚,但对秦姝玉而言,正是她所求。
这样的惩罚对她不起作用。
所以老师只能上报到系里,经商量之后答应了秦姝玉,取消了她的毕业分配资格,免得到时候闹出“财大毕业生拒不去单位报道”这样的丑闻,让学校面上无光。
听到这个消息,秦姝玉由衷地向老师表达了谢意。
她固然可以不服从毕业分配,但那样会跟学校闹得很僵,不是她所愿,这样提前说好,对大家都好。
毕业的事敲定了,秦姝玉没了后顾之忧,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年底的销售和赠送猪肉酱的活动中。
她答应了这笔钱从她这出,祝广平那边很守信用,12月的最后两天就让祝建明开着拖拉车,陆陆续续将一万多瓶猪肉酱拉到了海城。
同时,魏佳敏这边也跟其他几所高校全沟通好了。
海城八所本科院校,1982年1月的毕业生总计有13235人,每个学校的毕业时间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但到在10号前后。
所以他们将发放毕业礼物的时间定在了1月8号,由各个学校的校学生会组织,发放。
秦姝玉考虑到如果支个摊子,后面拉一条横幅,固然是壮观,也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但这样会伤害到一部分比较敏感的同学的尊严,而且很可能也会有一部分同学不好意思去领。
所以她最终改变了这次毕业礼物的发放模式,不让大家主动去领,而是按照班级名单分发,以班级为单位。
学生会将相应数额的猪肉酱发到每个毕业班,再由班级自已分发到同学手上。
这样既减少了学生会的工作,也让同学们更自在。
为避免弄混或是一部分同学没领到,也为了博取同学们的好感,秦姝玉还让各学生会找了一批字写得很好的同学贴心地在标签上写上每个毕业生的名字,落在印刷的祝福语前。
就像秦姝玉收到的那瓶上面,先是手写的“秦姝玉”三个字,后面是印刷体:祝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后,也就只欠媒体这个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