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GDP扛把子(2 / 2)
老三这是把他往死里踩啊!
“薛家怎么说?真是那个匈奴将军?”
“薛家确认是丘林邑 ,匈奴左贤王身边的亲信大将 ,就是他在都野杀了镇西大将军 。”
“……幽王送来时候怎么说的 ,你就原话回复!”
“说是…偶遇大将军仇人 ,特送人头以祭大将军在天之灵 。”
“好个偶遇!再没了?”
“原话就这样 ,薛家也问了 ,私下找其他人也求证了 。那送来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没前因后果 ,也没其他话传来 。”
百里瑾以己度人 ,“老三要交好薛家 ,不会就这么两句 ,肯定还有其他的交流 。”
第二天他还跟亲信说 ,“老三倒是聪明 ,知道交好薛家 。玉门关撤回的十万人 ,硬是停在了汉阳 。孤看他们就是想和西南军搅合在一起 。”而最可气的是 ,朝中大多还是支持的 。
“是有听说玉门关和魏家关系很好 。”
百里瑾听了越发闹心 ,他的亲信就劝他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还是分清轻重缓急 。
现在长安是真的没空研究几个反王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迁都 。
凉州一割 ,长安成了边境上的国都 。不止是百里瑾心中不安 ,朝中大臣、京中名门士族纷纷喊着要迁都南下。
朝中大臣这会儿心是特别的齐 ,啥也不干就等着宁德帝下葬 ,大晋迁都 。
备选的地方有两个 ,现在还在吵 。
一个是汝南 ,一个是建康 。
目标倒是一致 ,就是东迁 。
京中望族想去繁华的建康 ,朝中有人反对 ,说是离反王百里珩过近 。
和百里珩相关的人默不吭声 。
至于百里瑾 ,他当然想迁都豫阳 ,这回大司农带头反对 。
哪一方都能列出一堆利弊 ,每天吵来吵去至今没个结果 。
再往南不是没有好地方 ,可惜到处有反王 。
汉寿侯和江夏王把最好的地方占了 ,再往南注定太平不了 。比起百里瑾的皇位 ,朝中只想太平的迁都 ,总有和几个皇子都没有利益牵扯的人 ,他们并不在乎谁坐那个位置 。
就这么闹了些日子 ,百里瑾别提多憋屈了 。
最后折中一下 ,一部分人选了站队汝南 。
选址国都 ,吵着吵着就会吵到平叛上 ,南边传来消息江夏王已经往庐江的方向扩张了 。
其实百里珩的封地就横在建康北面 ,迁哪里都有反王在身边。
百里瑾恨死了这几个阻碍他迁都繁华江南的反贼 ,所以比起边境吹风的幽王 ,这几个占据江南最好封地的反王 ,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虽恨不得立马派兵南下平叛 ,但宁德帝未下葬 ,他未登基 ,名不正言不顺的 。当初他力排众议的议和 ,成功得罪了建威大将军为首的一干兵油子 ,没看玉门关那些退回来的边军不就正在消极抵抗他的旨意嘛 。
百里瑾焦头烂额中 ,肖太监回来后给他形容了一下幽州 ,他就更闹心了 。
东都侯居然和老三搅合到了一起 !
现在又听说大王送来了匈奴将领人头 ,他没有一点开心 ,第二天还得硬着头皮在别人提起时出口肯定一下大王 。
“幽州反王虽有叛逆之心 ,但总归还是大晋人,也算分得清是非 。”这话说完 ,他都快吐血了 。
贼心不死的小贼!
。
大王派出去给他跑腿的 ,也肯定是机灵人 。
此人叫做钱益 ,平时就是在大王身边跟进跟出的十二近卫之一 。
他回了长安没轻打听消息 。
本着来都来了的信念 ,他觉得多多收集消息才没白来一趟 。至于这些信息有没有用 ,他相信大王身边的人会分析 。
他在长安休整了几天一点没闲着 ,很快就得知了玉门关的守军也和上谷关的一样 ,并未撤回来的消息!
这可是大消息啊 ,和上谷关不同 ,玉门关有二十万!
跟着镇西大将军去了都野十万 ,那玉门关最低还有十万啊!
这些人现在退回了汉阳 ,没按照豫王的要求回撤长安 。
钱益立马让留在了长安的情报组把这消息传回了幽州 ,反正大王这么交代的 ,说这样他能更快的收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