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春耕指南(1 / 2)
大王伸出两手对准繁忙的开荒景象 ,比了个取景框 。
“师兄可听过素描画法?”
“不曾 。”谢屠好奇的看大王不停的换角度选景 。
“听说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 。就是以线条画出明暗的单色画 ,它所用到的画笔就是我们幽州特有的铅笔 。赵保~”
赵保亲自从马车里搬出一个画板 ,那是一张坚硬的板子上面夹着几张白纸 ,第一张就是大王画的脑袋变了形的熊 。
大王见状飞快把那张画纸掀开 ,翻出
“这就是铅笔画的素描 ,逼真吧!”
谢屠惊异不已 ,那画和他从前看到的完全不同 ,简直一只活着的狸奴跃然纸上 ,它从墙角调皮探头看着作画的主人 ,栩栩如生 ,纤毫毕现 。
如今大晋的画是追求意境 ,这么写实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
“这、可是殿下画的?”
大王诚实的很 ,“……怎么可能 !本王自已都不敢这么想 。”
谢屠:……
大王把两手对一起做成一个勉勉强强的长方形 ,“你看 ,你要是能把这么热闹的鲜卑人开荒场景 ,用简洁的轮廓和线条勾勒出来 ,回头本王就让雕版的师傅刻出来 ,咱们可以印在报纸上 。”
谢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误解啊?他们谢家也没宣扬过他是神童什么的吧?
一种新的画法流派 ,他看一眼就会了?!
“殿下 ,草民还不会这个叫做‘素描’的画法 。”他只好出言提醒大王 。
大王混不在意 ,谢屠大名很响的原因除了谢氏和长相的光环 ,还有才华 。
听说谢屠的画在南面有市无价 ,大王信奉一通百通 。
大王只一味让谢屠看他选的取景 ,“本王是相信师兄的 ,来来 ,选好景记住了 ,回去慢慢琢磨呗~你看这个角度怎么样?”
谢屠:……
有没有人给他发声啊!
。
谢屠天黑才回府 ,卢家兄弟早等着了 ,一叠声的问他横扫匈奴的北境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 。
这个问题谢屠真的很难回答 ,本来仅凭一面评价一个人就片面 ,而北境王这个人 ,更…难评 。
他想了想 ,春秋笔法。“看起来十岁出头 ,活泼…随和?随和是他自已说的 。”
卢悻的关注点更跑偏:“外面都说他小小年纪就身高六尺 ,力大如牛 ,才能战力逆天 。你见了可是真的?一身横肉吗?”
这回不用谢屠 ,卢伽都不信这话 ,“百里家坐了三百年江山 ,一代代下来哪会还有丑的 。”就算开国那位是丑的,一代代美女基因优化,他相信皇室不会丑到哪里去。
“那可不一定 ,我听说他母族是武将 。”
“就先帝 ,啊 ~那么好风雅的一个人 ,不是美人他能……你这个傻子懂吗?”
卢悻:“……有道理。”
谢屠:……
他终是出言劝告卢悻 ,“这里是北境 ,不要随意谈论北境王 ,想想他手下人的本事 ,小心祸从口出 。”
卢悻看看窗外 ,想到无孔不入的铁柱 ,怂了 。转而给谢屠显摆他今天的逛街成果 。
“这北境还真是有好东西啊 ,不但笔墨纸砚花样多 ,他们还有白瓷!你看我买的这一套 ,雅致吧?白瓷茶具!”
仆人端上来一个大茶盘 ,上面一个茶壶配着四个小茶杯 ,角落还有个可爱造型的茶宠 ,已经是合格的四件套s了 。
让人提来烧滚的水 ,当场把下午新学的手艺拿出来卖弄了一番 。
“我们范阳还在用黑瓷陶器 ,人家北境已经卖上幽州白了 ,这白瓷叫幽州白 。”
谢屠拿起那小巧的茶杯打量 ,也就两三口的体积 ,薄薄的白瓷杯釉色透亮 ,几笔勾勒出一丛青竹 ,清雅精致 。
“多少银子?”
卢悻得意摇头 ,“提钱多俗!”
卢伽爆料:“一套三百六十两 。”
卢悻:“……唉!”
谢屠笑问:“敢问你还有多少银子?够在北境求学两年否?”
卢悻顿时蔫了 ,“三百六十两买了这么精致的茶具 ,总比我去酒楼一天吃了好吧?来之前谁能想到 ,幽州还是个销金窟。由着性子我能在酒楼一天吃一千两 。幽州的纸、墨 ,都比范阳花样多 ,一样收藏一个就穷了 ,明天我就给父亲写信 ,让他送点银子来 ,堂兄你也写吧 ,我们口供要一致呀!”
卢伽把他掀开 ,“你好歹过段时间啊 ,现在写叔父会以为你被骗了 ,说不定会让你回去 。”
卢悻疯狂摇头 ,“不不不!我不回去!幽州多好啊,我们朱雀大街都没看完 ,范阳穷乡僻壤的我们都呆十几年了 ,说好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 。”
“带我们来那些王府的人真没吹牛 ,幽州确实能买到不少外面看不见的好东西 。”
“给我十万两 ,我也能在朱雀大街一天花完 。”
“又去罗浮楼看那什么水晶了?”
“新来的金发晶美极了!金灿灿亮晶晶 ,我的梦想是买串单圈就行……”
谢屠听着卢氏兄弟聊天 ,感慨有之 。幽州 ,真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不管是人还是城池 。
等谢渊回来 ,只见到了卢氏兄弟 ,他不由问起谢屠 。
仆人说谢屠见过卢氏兄弟就去了书房再也没出来 。
谢渊去他的书房 ,询问今天大王见他都说了什么 ,谢屠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说了很多 ,还给我留了文章 。最主要的是,叔父你会素描吗?殿下让我用铅笔画鲜卑人开荒场面……”
谢渊走的头也不回 ,“叔父也有很多事要忙 ,你自已多努力 。”
谢屠:……
。
大王任主编的第一期报纸印刷了三千份 ,没几天的功夫就要发行了 ,朝中百分之九十的官员都不知道这回事 。
知道的人 ,大王也没邀请他们审稿 。
只谢渊被要求给提了个名字 ,他比其他人知道的就多了个报纸名 ,<北境周报>。
等印刷局交出成品 ,大王看过满意直接交给了朱提 ,由大总管全权负责销售发行 。
同时平平无奇的五月来了 。
五月的第一天 , 天刚蒙蒙亮,北境全境都在忙着春耕 ,朱雀大街所有大王的店铺门口悄无声息一夜之间都多了一个报刊架子 ,门口招待客人的伙计会在招呼客人的同时吆喝两嗓子卖报纸 。
“卖报啦 ,五文一份的北境周报 ,你想看的它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