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鼎 > 分节阅读 899

分节阅读 8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倒不是契丹人的内讧。契丹人的内讧,有杨鹭飒和韦国勇两人紧紧的盯着,他们一定会寻找到最好的机会,对契丹人发动致命一击的。

刘鼎现在要琢磨的事情,和远在万里之外的逻些城有关。

逻些城是吐蕃王国的首府。

从地图上看,逻些城距离中原实在是很远很远的。

强盛时期的吐蕃人,曾经有迁都的打算,试图将都城迁移到安西四镇中的于阗,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不了了之。因此,直到现在,逻些城依然是吐蕃人的首府。从地图上看,从长安到逻些城,至少要走一年的时间。

最靠近逻些城的鹰扬军辖区,是成都府。由于吐蕃王国的内乱,逻些城的防卫力量,比较薄弱。鹰扬军如果从成都府出发,经过墨脱,到达逻些城,不是不可能的。当初人民解放军就是沿着这样的路线进藏的,刘鼎相信鹰扬军或许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以前,总是吐蕃对中原发动进攻,现在,应该轮到中原军队,对吐蕃发动主动进攻了。

事实上,刘鼎对于吐蕃的了解并不多,他看到的,都是经过再三简略的简报。要是详细的介绍吐蕃,从吐蕃的历史、政治到军队,都一一道来的话,只怕刘鼎就没有精力做别的事情了。这种专门研究对手的行为,自然有前线将领去进行。

比如,钱耀。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战国以后,在民族斗争中失败的羌族部落,如越葡羌、发羌、唐旄、迷唐等部,都逐渐迁移到西藏地区。他们和当地人民相融合,繁衍发展,形成了吐蕃族。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动在雅隆河谷西藏穷结县的拖牛部,统一扼牛部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健丈夫的意思,以后成了吐蕃君长的专称。赞普妻称为末蒙。

吐蕃的王族称为“论”有大论、小论,宦族称为“尚”。论和尚构成了统治阶级的核心。大论、小论即大相、副相。此外还有内大相也称为论莽热、内副相、小相各一人。又有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皆任国事。由这些官员所组成的中央机构,“总号曰尚论掣遁突瞿”。

吐蕃原来信奉钵教,后来又从唐朝输入佛教,钵教巫师和佛教上层僧侣也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的官制除本族特有的外,也兼采唐制。据汉籍文献记载,吐蕃官名有宰相、中书令、都元帅、尚书令等。这些官,可能是根据唐代官名而意译的,其实际不一定如唐代那样有细致的分工。从弃聂弃开始,吐蕃确定了酋长世袭制度,册府元龟卷961,外臣部;土风说,“其设官,父死子继,绝嗣则近亲袭焉。”

吐蕃在地方上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把全境戈了分成四个军事行政区,即拉如、叶如、伍如、云如,各区的领兵军官兼任地方行政长官。每区又分上下两部,其下有若干千夫长以统部民口从旧唐书;吐蕃传下的记载中,可知吐蕃的地方官也兼采唐制,设节度使、观察使等职,节度使之下设州,州置守将,如维州守将悉怛谋。军事据点设讨击使,如别将尚恐热为落门川讨击使。

对于这些古怪的名称,刘鼎没有太多的心思来研究,吐蕃就是原始化的朝廷,还没有完全进化。吐蕃的民众和军队,基本上是合二为一的。平时是农民,战时就是士兵口吐蕃还保留着奴隶制度,贵族都拥有大量的奴隶口吐蕃的奴隶为贵族服务、生产、打仗,甚至是陪葬。现在河西走廊的很多温末人,就是当初吐蕃贵族的奴隶,在脱离了吐蕃贵族以后,他们自立一体,和吐蕃贵族的关系,非敌非友,很是复杂。

河西走廊的事情,有王彦章、安仁义、葛从周他们几个大将解决,刘鼎也不需要操太多的心。倒是逻些城这个遥远的目标,现在鹰扬军里面,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别人有这么异想天开的想法的。就算是最彪悍的王彦章,大概也没有想到要突袭逻些城。

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军事进攻逻些城,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想当初,文成公主入藏,可是用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路上还要打仗的话,需要耗费的时间更长。突袭逻些城,军队的后勤保障,也是致命的问题。在冰天雪地里面,鹰扬军如何保持后勤供应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诱人。

目前,鹰扬军主力在西域,吸引了回鹘、吐蕃人的目光,他们对于来自蜀中的突然一刀,可能不会有很警惕的防范。这是鹰扬军的机会。事实证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想要逐步推进,平定青藏高原,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突袭更不可行。

但是,从蜀中杀入西藏,以前从来没有过,刘鼎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可以做到。

毕竟,即使是当年的韦皋,也无法到达逻些城。

“就让我们鹰扬军开创一个新时代吧”

刘鼎用力的搓了搓自己的双手,走到书桌的面前,拿起了毛笔,缓缓的蘸着墨水,准备练字。

其实,林鼎平时很少练字。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确想用书法来表示自己心中的愿望。

提起毛笔,聚气凝神。

挥洒

大功告成

他在宣纸上写下的,孕是“韦皋”两个字。

的确,他希望身边有一个韦皋。

更希望鹰扬军有无数个韦皋。

现在的西川节度使诸葛斌,显然是不能胜任军事战略的,一旦鹰扬军真的从蜀中对逻些城发起攻击,刘鼎肯定要更换再川节度使。

但是,鹰扬军里面,有谁能够比得上昔年的韦皋呢

钱鏐,他能不能胜任

熟悉唐朝历史的都知道,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位。蜀地民风强悍,少数民族众多不说,南面有南诏,西面有吐蕃。天宝战争时期,唐军和南诏的战争,总共十八万精锐都覆没在这片土地上,以至于宋代得出了唐朝是覆灭于西南夷手上的结论。当时韦皋走马上任西川节度使,看好他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甚至连皇帝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去上任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