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鼎 > 分节阅读 696

分节阅读 6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女子,尽管三眼都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萧致婉的确切出身。她使用的是益州出产的十色笺,质量上乘,名贵而典雅,她还专门挑选了浅蓝色作为背景,至于字体,则是浅黄色的,即使是在大风中,也依然可以感觉到十色笺的香气。使用这样幽雅的纸张,又是如此娟秀的字迹,又引用卓文君的这首回环诗,实在是耐人寻味。

当然,有一种意思是不需要仔细寻味的,那就是现在的淮西军,已经到了末日,萧致婉作为大齐国的皇后,如果想要活命的话,只有改善和鹰扬军的关系。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过艾飞雨刚从江水中打捞起来的样子,刘鼎说不定还真的会被萧致婉的一番苦心所感动,一不留神就饶恕了她的性命。然而,只要想到当时艾飞雨的惨状,他就再次坚定了决心,即使是艾飞雨放过萧致婉,他也不能放过这个狠毒的女人。

李怡禾耸耸肩,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说道:“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女人,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卓文君呢”

刘鼎冷冷的说道:“她会有报应的。”

李怡禾轻轻的摇摇头,默然不语。

其实,他俩都很清楚,艾飞雨始终有一个人放不下,这个人就是萧致婉。虽然萧致婉给他造成了难以想象的伤害,可是艾飞雨平时从来没有提及过她,而他们也非常识趣的,在敏感的话题中,总是避免提到萧致婉三个字。然而,他们都感觉得到,艾飞雨内心的那份眷恋。因为放不下,所以才要刘鼎做决定,所以才会将萧致婉的信件,送到刘鼎的面前。

“走吧我们回去开封。”刘鼎将信件收起来,若无其事的说道。

李怡禾对夏可舞打个眼色,于是一行人很快翻身上马。

刘鼎离开虎牢关以后,很快回到开封。

他身边现在全部都是骑兵,可谓是来去如风,即使是到洛阳去兜了一圈,中间还在虎牢关逗留了一下,但是总共耗费的时间,也不到两天。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开封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实在要说有什么变化,就是来往的商旅似乎更多了些,侧面说明开封周边地区,已经逐渐的安稳下来,可以放心的进行商业贸易了。

牛存节将开封城内的宣武军带走以后,鹰扬军的海军陆战队也跟着撤走了,开封城内的对峙气氛,逐渐的得到缓解,最终完全消失不见。现在负责城内治安的,乃是赵振清带领的镇南军精锐,总兵力大约有三千人,但是主力都驻扎在城外的军营,只有值勤的时候才入城。刘鼎极力想要在开封营造一种不设防的气氛,推动商业贸易的发展。

尽管之前鹰扬军和镇南军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在雷池流下了大量的鲜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局势的变化,双方逐渐由对峙变成合作,变成有条件的联合。南平王钟传眼光独到,明白当今天下大势,鹰扬军已经渐成气候,如果继续和鹰扬军对抗,不但对自己不利,对江西地区的民众也不利,于是放下了对峙的姿

极主动的推动双方谈判的进展,这次派遣赵振清和鹰t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行动。

作为刘鼎的特使,殷红林已经前往江西,正式和南平王钟传举行秘密谈判。由于殷红林身份特殊,可以代表刘鼎直接做出一些决定,故此双方的谈判,一开始就进行的比较有诚意。既然双方都有诚意,也就不会过分的为难对方,使得谈判工作的进展,一直都不错。

南平王钟传的底线,是鹰扬军不要进入江西,尤其是不要在江西发生战事,以免荼毒江西的民众。江西民众对于黄巢起义军,还是比较反感的,主要是当时起义军杀人太多,给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而鹰扬军的底线,则是江西必须执行鹰扬军的命令,将其纳入鹰扬军的控制范围。根据双方初步的商定,南平王钟传表示愿意放弃王位,离开江西,和周通等人一起做个富家翁。

然而,刘鼎拒绝了钟传的这个请求,他认为,钟传主政江西,还是有很大功劳的,在钟传的主政下,江西的局势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内乱,他不想贸然撤换钟传的职务。但是,考虑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鹰扬军提出了部分的小要求,重点是钟传要主动将头上的王爷头衔去掉,成为刘鼎的下属。只要钟传做到了这一点,其他的东西都不用改变。

钟传自然是答应了,反正名义上的头衔,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于是双方进一步谈判军队的改编问题。既然已经成为刘鼎的下属,镇南军也就不可能继续存在。他麾下所属的镇南军,原则上全部解甲归田,一个不留。如果有愿意参加鹰扬军的,只要通过相关的考核,才能参加鹰扬军。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愿意继续留下来的人,并不是很多。事实上,由于长期的战乱,人心思稳,很多人都不希望继续有战事。江西处于鹰扬军的核心腹地周围,如果不参军的话,他们是可以过安稳日子的,当镇南军准备进行改编的消息传出,很多镇南军官兵,都在考虑如何适应新的生活了。

谈判正式完成之前,鹰扬军派遣部分技术工匠,首先到了饶州的德兴地区,在那里进行铜矿的勘察工作。殷红林和钟传两人,也联袂到达了德兴地区,调集尽可能多的人力物力,对此地的铜矿进行采挖。由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以致两人基本上是一边谈判,一边主导铜矿的勘探和开挖。

于鹰扬军控制区域的急促扩大,物资短缺的现象是越来越严重了。其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数量也不少,除了食盐之外,其中最短缺的物资,就是铜矿。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货币的支撑,而这时代流行的货币,正是铜钱,而铸造铜钱,需要大量的铜,偏偏鹰扬军现在的铜存量严重不足,自然导致铜币的供应非常紧张。

于铜矿的不足,导致一度被打压下去的偏炉钱分量不足的私铸铜币,再次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偏偏官炉钱官府铸造的分量足够的铜币的数量不够,鹰扬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些偏炉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结果引起了不少的问题,群众的意见反馈也比较激烈。

最可恶的是,还有人专门囤积官炉钱,然后悄悄的将其熔化,重新铸造分量不足的偏炉钱,以此获取暴利。又有些富商,又或者是大地主,家里储藏了成千上万的铜币,就是不肯拿出来使用,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铜币,数量更加稀少。而铜币的数量越是稀少,囤积铜币的人就越多,使得市面上的铜钱越是稀少,几乎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仿佛是走入了死胡同,找不到出路了。

鹰扬军推官徐云虔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一度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狠狠的惩罚了一些私铸钱币的富商和地主,杀头抄家的手段都用上了。他同时颁布命令,严禁大量囤积钱币,但是收效不大。被徐云虔逮捕的人里面,有几个人和鹰扬军的高层也有联系,刘鼎杀鸡儆猴,处罚了几个人,依然无法遏制这种现象。

这种铜币短缺的现象,其实并不是鹰扬军出现才出现的,事实上,在开元年间,就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代名相宋璟,就是因为对偏炉钱采取高压的态势,严厉打击偏炉钱,结果引致严重的后果,最后不得不辞官回乡的。后来张九龄接任宰相,对偏炉钱睁只眼闭只眼,不了了之。窦浣和徐云虔对于这段历史都非常熟悉,两人可不敢重蹈宋璟的覆辙。

徐云虔在给刘鼎的报告上,也无奈的表示,由于铜矿的缺少,这种私铸偏炉钱的现象,是不可能全部灭绝的。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最可行的办法,还是采挖更多的铜矿,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铜币。只要市场上流通的铜币满足需要,自然就不会有人囤积铜币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至于有部分江南富商提出的使用纸币的方案,徐云虔显得非常的谨慎,窦浣等人也显得非常谨慎,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白银代替铜币流通,只可惜,白银的数量,要比铜币更加的稀少,同样是富豪地主囤积的目标。每年从海外流入的白银,基本上都被囤积起来了,很少有继续拿出来使用的。

刘鼎对于经济政策确实不是很了解,对于白银、铜币、纸币都没有什么研究,因此,在发行纸币的问题上,他没有做出硬性的规定,还是交给窦浣、刘崇龟、刘崇鲁、崔碣、王承颜等人去研究。不过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来,在江西的德兴地区,好像是有铜矿的,于是就让殷红林趁着谈判的机会,带领一大群的工匠,到那里实地查看一下,如果真的有铜矿,或许可以解一下当前的燃眉之急。

正在沉思的时候,赵振清前来报告:“王爷,安贞夫人请求孤身前往济州。”

他是镇南军的人,不能算是刘鼎的直接属下,所以称呼刘鼎为王爷。

刘鼎狐疑的说道:“她去济州做什么”

赵振清说道:“不清楚,她没有说。”

刘鼎思索片刻,眉

的皱到一起,最后又慢慢的舒展开来,缓缓的说道:去吧”

赵振清看看四周,发觉没有人,于是上前一步,低声的说道:“王爷”

他虽然不是刘鼎的下属,却很清楚刘鼎的意思,刘鼎扣着安贞夫人,乃是要朱温不敢轻举妄动,要是张惠金蝉脱壳,离开了开封,刘鼎的这个计划,就没有效果了。谁都知道,张惠相当于朱温的半个大脑,对于朱温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如果安贞夫人龙归大海,朱温说不定又会有什么对付鹰扬军的毒计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