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鼎 > 分节阅读 484

分节阅读 4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觉。在他们的身边,是堆积起来地棺材,老马正在棺材的上面小心翼翼的安装导火索。导火索的长度很长,是用短的导火索连接起来的,他和几个战士要将一段一段的导火索连接起来,同时细心的检查连接处是否存在问题。其实现在的天气不是很热,可是老马和身边的几个战士都浑身湿漉漉的,汗水不断的往下滴。

黑粉部队去年发生事故,茅宇和边岱远都不幸遇难,这个老马就是后来提拔起来的指挥人员。他的具体名字,连他自己都忘记了,乱世之中,好像他这样无家可归的人实在不少,提起以前的名字,只能是一阵阵的伤痛。由于无牵无挂,所以他们在从事危险工作的时候,显得特别的洒脱。爆破襄阳城,是黑粉部队成立以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作业,所有的黑粉部队成员,基本都出动了。

襄阳城的城墙,是鹰扬军见过的最雄伟的城墙,最高的地方足足有七丈有余,最矮的地方也有六丈多,城墙顶端最宽的地方有三丈,最狭窄的地方也有两丈,而城墙根部最宽的地方足足有五丈,最狭窄的地方也有三丈。要想将如此宽厚的城墙炸开一个可以攀登的缺口,至少需要一万斤的炸药。实际上为了安全起见,鹰扬军准备了一万五千斤的炸药。

从后面输送上来地炸药包,源源不断的送到挖好的坑道里面去。张浚看到了这些黑色的包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免有些怀疑,但是身边的崔瀣等人也不知道,只好默默的看着。一会儿,又有人抬着棺材从旁边经过,他们显得更加地惊讶,鹰扬军打仗。怎么连棺材都抬出来了龙月秀悄悄的皱起了眉头,对刘鼎的疑问越来越多。

崔瀣感慨的说道:“果然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张浚冷漠的说道:“战争,总是要死人的,不死人叫什么战争”

花满楼深怀感触的说道:“古人抬棺出征,壮志激烈,没想到鹰扬军也效仿了,果然是独树一帜啊”

崔瀣和张浚都凛然说道:“正是”

龙月秀的脸色,慢慢的黯淡下来,好奇而有些恐惧地打量着那些暗红色的棺材。女孩子对于这种东西总是有天生的恐惧感。她不太敢看,却又不舍得不看。不知不觉间,她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来。也许一会儿战斗结束以后,这里面装地不知道会是谁,刘鼎他去了哪里,应该没有到最前线去吧。

其实,他们都猜错了,这些棺材不是用来装尸体的,里面装的全部都是黑色火药。为了顺利炸开目标城墙,鹰扬军通常都采用挖掘坑道的办法,然后在城墙下面堆放黑色炸药。集中引爆。由于坑道一般都比较潮湿,黑色火药容易受潮,失去效用,所以要么使用陶罐,要么使用棺材,将黑色火药灌装在里面。

两样东西的灌装效果其实差不多,不过黑粉部队最喜欢使用的还是棺材,尤其是漆成血红色的棺材,仿佛能够给敌人带来巨大的震慑。他们抬着棺材出征。也容易激荡起鹰扬军的士气。一不小心,他们还以为这些棺材是给大人物准备地呢既然大人物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们这些小兵又算得了什么

襄阳城的地形,让鹰扬军很难将陶罐或者棺材集中到大门的位置,城头上的淮西军盯得非常紧,马殷在那里集中了至少四十台的大型弩机,就算他们用湿水棉被蒙在上面,也要被射程刺猬的。经过多次演练,鹰扬军放弃了直接爆炸城门的计划。此外。为了后续部队能够迅速通过。刘鼎也不想将襄阳城的南门破坏掉,因此。鹰扬军用了好几天地时间,在襄阳城的西门和南门中间挖掘坑道。

这条地道最开始是杨鹭飒下令开始挖掘的,他们挖了一小半,后来李天翔等人来了以后,接着挖,足足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将这条坑道挖掘成功。在坑道最里面的贮藏室,可以存放上万斤的黑色火药,鹰扬军用了两天的时间来准备炸药,这是最后一批装药了,将最后几个大棺材送进去以后,一万五千斤的黑色火药,就全部装填完毕,这几乎是鹰扬军这几个月来生产的黑色火药地总和。

城内地淮西军自然侦测到鹰扬军在挖掘地道,于是,他们也在城内挖掘了横向地道,并且派兵日夜巡逻,防止鹰扬军突然从地道里面钻出来。马殷还亲自带头值班,深夜也亲自检查,李琼和秦彦晖等人更加不敢怠慢,在城墙后面的每个角落,都安排了警戒哨,甚至在民房地屋顶上也安排了大量的弓箭手,只要鹰扬军一头,就将受到淮西军的迎头痛击。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脚底下,已经埋藏了超过一万斤的黑色火药。

“大人,黑粉全部装填完毕。”

吉泽光、边岱远、老马三人一起向刘鼎报告,前线总指挥李天翔等人也来了。

“午时三刻准时发起攻击”

刘鼎果断的下令。

中午时分,难得的出现了一点点的阳光,但是很快又被云层遮盖了,天空依然是灰蒙蒙的,云层好像黏在天空中,一动不动。云层在天空中粘着不动,地上的人都感觉到某种特别的压抑。但这还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是,似乎感觉到进攻的气氛,天地间逐渐的寂静下来,越来越静,越来越静。

静。

寂静。

异常的寂静。

鸟的鸣叫没有了。昆虫地鸣叫也没有了,所有的声音,似乎都在这个时候销声匿迹。

有经验的老兵,都感觉到了那种利刃顶到喉咙上的紧张,他们都悄悄的拔出缅铁弯刀,用手指轻轻的擦拭着冰冷地刀锋。从刀刃上传来的冰冷,可以让他们有效的平息自己的情绪,静静的等待进攻命令的到来。

弓箭手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装备,看看兜里的弓弦,然后将箭筒取下来,仔细的将每一枚地箭镞都拔出来,用手指擦拭着锋利的箭镞,偶尔间还会将箭镞放在眼前,将眼睛眯起来。检查箭杆是否足够笔直。

携带盾牌的战士则将盾牌举起来,做几个趁手地动作,以免一会儿混战中生疏了。在刀盾手里面。还有些战士多携带了一把缅铁弯刀,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可以将盾牌暂时放掉,双手挥刀,以增加自己的杀伤力。这样的战士往往是最凶猛的,战功是最大的,但是往往伤亡也是最大的。

那些令敌人心惊胆战的陌刀队,则显得非常的沉默,他们只是坐在地上。默默地看着前面,也有人躺在地上,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嘴巴里无意识的咀嚼着干枯的野草。能够掌握陌刀冲在最前线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老兵,对于大大小小的战始不会陌生,襄阳战役虽然规模很大,依然无法让他们紧张起来。

所有的陌刀。都被整齐地架在一起,刀柄斜斜的散开,刀刃交织成一朵朵莲花的形状,绽放着寒冷的慑人的光芒。根据民间传说,陌刀最原始的雏形,就是从佛教传过来的,是戒刀的一个变种,本来是惩恶扬善的。经过经年累月地演变,才变成现在地杀人利器。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杀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