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鼎 > 分节阅读 404

分节阅读 4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重复了一下:“你说庐江的淮西军撤退了他们不要庐江了”

刘鼎身边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里都带着明显的匪夷所思的神色。

如果说朱蕾的出现,匪夷所思,那淮西军撤出庐江,更加是匪夷所思。

几乎所有人的眼神都是狐疑的:庐江地淮西军撤退了

当鹰扬军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进攻庐江,当鹰扬军正在因为太湖基地的爆炸而不得不推迟进攻庐江的日期,当鹰扬军正在更改攻击庐江的作战方案时,当刘鼎差点被宣武军的刺客干掉。庐江的淮西军居然主动的撤退了

就算是不懂得军事的林家三姐妹和苏幼惜,都知道这个消息地意义,庐江,这个被淮西军控制了两年多地坚固据点,重新回到了鹰扬军的怀抱,这里面蕴藏地意义,绝对不亚于刘鼎被晋封为侯爵。

李怡禾肯定的回答:“撤退了的确是撤退了卢瑭、张佶、刘建锋都全部撤退了”

刘鼎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庐江

这座鹰扬军觊觎了足足一年多的城市,就这样落入了鹰扬军的手中。

没有战斗,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一切的进攻计划都用不上,一切的进攻方案都变成了废纸。无数的誓言,无数的苦练,无数个煎熬的日日夜夜,都瞬间消失了。

庐江,就这样毫无先兆的回到了鹰扬军的手中。

刘鼎沉寂片刻,才目光熠熠的问道:“淮西军撤退到了哪里”

李怡禾飞快的回答:“盛唐县。”

刘鼎不假思索的说道:“走我们去庐江”

一行人从太湖启程,迅速赶往庐江。刘鼎在舒州放下了林家三姐妹和苏幼惜,和她们道别,然后就快马加鞭的杀到了庐江。路上,有更确切的情报传来,将这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层层的抽丝剥茧,一点一点的显示出它的前因后果。

淮西军不得不撤出庐江,其实也是痛苦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

卢瑭其实是最不愿意撤退的,他毕竟是庐江地老大。手下还有将近两万的淮西军。尽管鹰扬军四处围追堵截,他的小日子过得还可以,尤其是秦宗权走了以后,日子过的更加的舒坦。可是,鹰扬军现在的态势,迫使卢瑭不得不慎重地考虑撤离庐江。鹰扬军进逼到庐州附近以后。事实上已经对庐江构成了三面包围的态势,来自桐城、糁潭、巢湖等三个方向的鹰扬军,随时都可能对庐江发起总攻。桐城和糁潭的鹰扬军还好,潜伏在巢湖上的鹰扬军才是最致命的,他们随时都可以直接进攻舒城,彻底的切断庐江淮西军的退路。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张佶和刘建锋都极力主张撤退,尽早脱离庐江这个死地。

“撤比不撤好,早撤比晚撤好”这是两人一致的观点。

面对如此严峻地形势。面对张、刘两人的强烈要求,卢瑭不得不同意撤退,他在庐江喊了无数次要和庐江共存亡之类的口号。尽管他地脸皮要比庐江的城墙还厚,可是,他的确需要一个下台阶。刚好,来自寿州辛如明的命令,解了卢瑭的困境。原来,辛如明担心寿州的兵力不足,要求卢瑭率军全部返回寿州,协助防守安丰塘附近区域。

于是,卢瑭马上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因为淮西军非常担心庐州也落入鹰扬军的手中。撤退到舒城都是不安全的,只有马上撤退到盛唐,才可以稍微喘息喘息。从地图上看,庐州和盛唐县基本处于一条直线上,背后再也没有鹰扬军地势力存在,淮西军才稍稍的放下心来。盛唐县的淮西军指挥官,不是别人,正是蓝衣侯,他坚决表示。自己将和鹰扬军死战到底。

而卢瑭、张佶、刘建锋等人,都全部撤退到了安丰塘的附近,才放慢了后撤的步伐,最后,大部分的兵力都进入了寿州,归属辛如明的直接指挥。很显然,淮西军是要集中兵力,在寿州和鹰扬军进行决战了。考虑到淮西军现在正在集中兵力,对付许州的鹿晏弘。这样的兵力调动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同时。鹰扬军也必须承认,在撤退之前。淮西军地情报保密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艾飞雨沉思着说道:“这个辛如明,还是有点本事的,规规矩矩,见好就收。”

一般人都觉得循规蹈矩的将领比较好对付,见好就收的意义也不是这样解释的。但是有时候也未必,尤其是防守方是这样的将领,一切都按照标准方案执行,只要不出现打得偏差,进攻方很难找到切入的契机。事实上也是如此,淮西军撤退到盛唐县,鹰扬军的所有地理上地优势,就全部抵消了,如果鹰扬军继续进攻,自己反而是孤军深入了。对于辛如明来说,地确是见好就收,不要庐江这座累赘了,从而减少了被鹰扬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寿州是一座易守难攻地城市,当初清淮军在这里驻扎了二十年,修建了大量的坚固堡垒,尽管后来淮西军攻占了这里,这些坚固堡垒却没有被拆掉,相反的,从现在开始,辛如明将会拼命的加固寿州的防御。鹰扬军要进攻寿州,必须动用全部的兵力,绝对不可能还有力气兼顾其他的战线。进攻寿州还有个要命的问题,就是强大的鹰扬军水军,根本无法提供援助。寿州附近的淝水、颖水,都是从北而来,而南方的安丰塘,和巢湖也不连接,换句话来说,鹰扬军最大的长处,暂时是无法派上用场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