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汉鼎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难以短时间撞开。那彭勃带人追到刺史府前面,发现刺史府已经张牙舞爪的,全副武装的戒备,而且还通知了庞丹地驻军,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好长叹一声,下令撤军。

看到彭勃带人离开。殷红林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刚才的急促奔跑,几乎让他窒息过去,这时候险情解除。他干脆一屁股儿坐在地上不想动了。刘鼎一把将他拉起来,说道:“走走,走走,这样坐下去,万一起不来就完了。”

殷红林好不容易站起来,艰难的走了两步,恼怒的说道:“贝丹山也忒嚣张了”

刘鼎内心说道:“王博重用你这样不学无术的家伙,别人不造反才怪。”当然没有说出来。

殷红林喘着大气,又悻悻的说道:“庞丹的反应也太慢了,警报响起这么久。还没有到达”

转头对着刺史府地侍卫大声吼叫:“敲钟,敲锣。催庞丹快点”

刘鼎内心一动,随口说道:“不用了。庞丹该来的始终会来,求救太急他反而不来了。”

殷红林说道:“什么道理我不懂。”

刘鼎只好说道:“你要是不断敲钟,说明彭勃真的是在攻打刺史府,这就意味着薛成和刺史大人是公开撕破脸了,庞丹当然要仔细考虑,为他自己和麾下的几百名士兵考虑。看投靠哪一边比较划算。如果这边安静了。他反而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兴许会尽快地赶来。”

殷红林歪着脑袋。似乎有些明白,似乎又有些不明白。

刘鼎恨不得抓住他的脑袋,在他的耳边大吼:“你这样的人作为刺史府的护卫队长,我也想造反啊”

果然,大约半刻钟以后,有人报告,保信军韧字营指挥使庞丹率军来到,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殷红林急匆匆地出去了,大概是向庞丹述说情况,但是他一会儿又回来了,满脸悻悻的样子。

刘鼎心知庞丹肯定是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却故意问道:“怎么啦”

殷红林说道:“庞丹也太可恶,居然说我耸人听闻,挑拨离间气死我了,我要去找大人投诉他”

殷红林迫不及待的下令侍卫将雷暴和白朴押解到地牢里,严加看管,随后又说道:“刘校尉,这次一定要麻烦你们在这里住上几天。你们立了大功,大人非常欣赏你们。”

刘鼎心知肚明怎么回事,不过是殷红林想要自己做他的免费警卫罢了,不过倒没有关系,他本来就是抱着这个目的来的,于是肃容说道:“这个自然。”

殷红林派人安排刘鼎他们驻扎地营房,还有伙食等相关工作,跟着就转身走了,急急忙忙的向王博报告相关地事情。

直到深夜,殷红林才从王博那里回来,这时候他的脸色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看不出王博对这个事情是什么态度。刘鼎也没有仔细追问,倒是详细的问起有关雷池水寇的事情来。

原来,这两名雷池水寇,一个叫做雷暴,一个叫做白朴,那使用铜锤的就是雷暴,使用短剑的就是白朴。他们都是舒州刺史衙门悬赏捉拿地水寇头子之一。那雷暴传言有万夫不当之勇,白朴却是个浪里白条,舒州刺史衙门费了好大地力气,也没有抓到他们两个,想不到今日得以竟全功。殷红林脸上的伤疤,就是一不小心给雷池水寇地分水刺给弄的,因此恨透了雷池水寇。

殷红林有求于刘鼎,于是将雷池水寇的事情具体介绍了。

雷池其实是舒州西南方连绵不断的湖泊的统称,主体位于望江县雷池乡,在望江县城东南大约二十里,紧靠长江北岸,面积很大,浩瀚无边,入江处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东晋时置大雷戌,为江防要地。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含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庾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温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语,即源于此。

没有人知道雷池水寇最初出现是什么时候,殷红林推断应该是元和年间,当时的皇帝宪宗在镇压地方藩镇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导致部分藩镇不得不削减牙兵的数量,但是这些当兵的,除了打架杀人,别的事情基本干不来,既然在陆地上没有活干,他们只好往水中去,结果就在雷池和长江边出现了水寇。

此后,雷池水寇一直是舒州的大患,无法根绝,反而耗费了舒州大量地人力物力。雷池靠近长江,东南边是江南西道的江州、饶州、池州等地,因为分属不同的节度使,剿灭起来格外的困难。当初刘巢起义军渡江南下,渡江北上,都有雷池水寇参与的影子,后来刘巢起义失败,部分起义军士兵也投靠到水寇的行列,使得水寇的势力大涨。保信军在望江县只有一个营不足六百人的兵力,论数量还不扫水寇的三分之一,当然只能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是和水寇井水不犯河水,和平共处了。

正在说着,外面脚步声响,却是一个侍卫到来,对殷红林说道:“殷校尉,大人请您带刘校尉一起去见他。”

第91章 木秀于林3

舒州向来都是上州,人口众多,物产丰饶,极少受到外来的战争干扰,州府的财政收入一向都很好,因此,历任刺史都极力为自己营造舒适豪华的生活环境,经过不断的扩展修葺,今日的舒州刺史衙门显得格外的宽敞,几乎占据了怀宁城西南方的一小半区域,里面家山水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大明湖。从黄铜大门进来到王博日常起居的地方,少数也有三百步,中间要经过至少三道朱漆大门,皆有侍卫看守,难怪前面护卫紧张的拦截彭勃,后面的刺史大人也可以稳坐钓鱼船,安然无事。

殷红林带着刘鼎越过三道朱漆大门,直接进入政事堂,然后绕过政事堂后面的庭院,又进入一个相连的庭院,最后穿过一条狭窄的回廊,回廊的旁边就是瘦长的大明湖,但见湖水平静如镜,微风吹荡,泛起阵阵的涟漪。大明湖的对岸似乎有人坐在湖边看风景,不过刘鼎没有怎么注意,依稀觉得是个女孩子。这时候已经是深夜,大明湖的灯光并不明亮。越过大明湖,殷红林又带刘鼎来到一个面积较小的庭院,但见里面翠竹婆娑,怪石嶙峋,环境十分的幽雅。

一个书童模样打扮的人站在那里,恭敬的说道:“殷校尉,大人今晚没有读书,他说在善衡堂等待你们。”殷红林有点奇怪的说道:“大人在善衡堂今天是十五礼佛地日子么还是陪伴林小姐念佛去了”

那书童低头说道:“这是大人的吩咐。小人也不知原因。”

殷红林只好无奈的耸耸肩,转头对刘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到善衡堂去吧。我家老夫人素来信佛,本来每个月的十五都要念经礼佛的,老爷有时候也会陪她。但是今天并不是十五。老夫人可能突然去了佛堂,要不就是林小姐去了。算了,他既然在佛堂那里接见你。想必有他地理由。我们现在就过去吧。”

刘鼎点头说道:“无妨,前面带路就是了。

殷红林带着刘鼎转弯穿过一条有点阴森地回廊,进入了一座佛堂里面。但见佛堂里面香火缭绕,隐约看到佛像前的蒲团上坐着一个老人。正是舒州刺史王博,却没有看见老夫人和林小姐的踪影。灯光摇曳,刘鼎地眼睛忽然慢慢地收缩,已经发觉了佛堂周围的埋伏。殷红林却是毫无察觉,直接推门进去。刘鼎微微吸了一口气,目光炯炯的看着佛堂两边,脚步微微一顿。然后昂首阔步地走进来。

刚入得门来。正要行礼,忽然听到有人喝道:“拿下”

两边涌出四个衙门侍卫。手执长剑,瞬间将刘鼎围堵在中间,明晃晃的剑尖直指刘鼎地喉咙。

刘鼎纹丝不动。

坐在蒲团上的王博冷冷的说道:“推出去,斩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