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农村小子救美记 > 第374章 又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少年

第374章 又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少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一个以偷盗为生的少年

“小伙子,你这……厉害啊,一看就是练家子!”老头儿自己也不说锻炼了,看着李天行的一套动作有些入迷了。

“大爷,我也就是练着玩儿……”李天行停了下来,然后对着老头儿说道,“对了,大爷,我们聊了半天了,一直也没问您老的年龄,姓名……”

“也是啊,老汉我今年正好六十岁了,名字嘛,倒是爹妈给取的,叫做个李福贵,可惜了了,我这辈子是无福又无贵了……”李老头儿叹了一口气说道。

“大爷,巧了不是,我也姓李,五百年前我们是一家啊!”李天行笑着说道。

为啥同姓寒暄时会说“五百年前是一家”?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当我们出门在外工作或者旅游时,往往会跟一些陌生人产生交集,有交集就会有交流,而交流的时候多数人出于礼貌首先就会问“您贵姓啊?”当另一个人是跟你同姓的时候,总会跟来这么一句话,“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接下来的谈话也就比较顺畅了。为什么说遇到同姓人就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呢?五百年前又发生过什么呢?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大概是从晚清和民国时期流行起来的,如果从这个时间的节点往前倒,就会发现,五百年前差不多是元末明初。元末明初的时候发生么了什么让后世印象这么深刻呢?

元末明初的时候,中国举行了一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我们都知道,元朝末年的时候,红卫军起义,天下大乱,元朝的蒙古兵比较残忍,在一个地方打胜仗就会屠城,抢夺财宝,打了败仗回来,还要屠城,就是典型刽子手,也正因此,元朝的成吉思汗的征服中原的时候大肆烧杀抢掠,杀人无数,甚至因为杀人多登上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红卫军与蒙古军不断作战,到最后这人打得越来越少,到了什么程度呢,“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死的人太多了,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幼年的生活经历看出来。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应天称帝,但是当时的国民经济简直是一片狼藉,整个河南、安徽一片都撂荒了,地都没人种。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必须得休养生息繁衍人口啊,于是明朝做了一个大举动——移民。从哪移民呢,从山西,因为山西四面是山,战争比较少,自然人就比较多了,由此,浩浩荡荡的五十年移民展开了。

当时的山西百姓众多,人口富裕,很多人不想移民,那怎么办呢,朱元璋采取强制移民,想留在家乡?不行,必须走,官兵把你的手脚绑上押着你走,所以现在很多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个习惯,走路的时候把手背在后面,特别一些老人,这就是移民是留下的习惯。还有一个就是有些地方说的“解手”,就是上厕所的意思,现在很多地方还在说,这是怎么来的呢,当时移民的时候,由于是强制移民,为了防止逃跑,所以手脚都是绑在一起的,在赶路的时候必然会有人上厕所,首先就要告诉官兵把手上的绳子给解开,就比如说“我要上厕所,你把我的绳子解开。”从山西到山东、安徽,百姓人数多有时徒步行走,自然要经历很长时间,所以在路上上厕所的次数必定很多,久而久之,“解开绳子上厕所”就简化成“解手”代替了,反正大家都明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