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心动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优秀的男孩子提出帮助叶竹澜补习,匡咏梅虽然也有些感谢和意愿,但未必会愿意这样麻烦,毕竟学习这种事情,绝大多数时候还是要靠着自己,一个同学的帮助十分有限。让一个男孩子和女儿单独接触太长时间。也是不妥,都是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说不定就会出什么事,匡咏梅作为老师,对早恋这种事情也是极其反对的。

秦安却是在匡咏梅心里不同,秦安和女儿的关系,人尽皆知,尤其是在秦淮成为县二中校长,秦家似乎一下子从过气的老地主家族变成了当地富户,许多认识的同事老师瞧着匡咏梅总是开着玩笑,说她找到了一个有钱的亲家。

秦安和叶竹澜关系极好,要说两小无猜也不算过份,匡咏梅倒是没有觉得秦安和叶竹澜还有些别的什么在里边,她觉得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友谊十分值得珍惜,这份美好是成年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她不想去干预他们的友谊,她也听说过秦安在演讲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他和叶竹澜是最好的朋友,他在危险时是叶竹澜给了他勇气,当时匡咏梅就是笑笑而已,秦安这个孩子大方得体,让人放心。

匡咏梅当了这么多年老师,自问看人八九不离十,秦安的眼神总是十分清澈,和她对视时,也从来不躲躲闪闪,匡咏梅是十分喜欢的,颇有些感叹女孩子虽然一般发育的早,可自己女儿却很难成熟,秦安倒是好像进入初三以后,一下子变得懂事了,再也不是那个懵懂顽童了,是到了让成年人认真考虑他的意见和独特思想的时候了。

能够让匡咏梅和女儿暂时离开合兴村的家,来到小饭馆暂住,把女儿最后冲刺提高成绩希望放到秦安身上的最终原因,还是秦安的成绩。

秦安的成绩太好了,可以说是匡咏梅见过的成绩最好的孩子,也是听说过的,青山镇历史上就没有过能在七科竞赛上超过690分的学生,而且是极其恐怖的696分。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匡咏梅,秦安成了省高考状元,匡咏梅绝不会感到惊讶,只会啧啧感叹着和旁人说起秦安初三时就开始很风光了。

秦安的成绩也提高的太快了,快的不可思议,有谁能够在初三第一个学期只花半学期的时间,就把七科总分提高了几百分要说秦安只是靠着脑袋过人,而没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匡咏梅怎么也不会相信,要不然他初一初二干什么去了一定是初三的时候,终于用心上进,就找到了一套极佳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他如此突飞猛进。

匡咏梅对此深信不疑,女儿要是能够学到他这样的学习方法,那么受益的就不只是这一次中考了,还有高考,还有各种各样的考试。

早上六点,匡咏梅就为三个孩子准备好了早点,秦安,叶竹澜和孙荪会早自习一个小时,吃完早餐后上学,中午在学校里吃,下午放学后一般只是叶竹澜在小饭馆和匡咏梅吃饭,孙荪和秦安在家吃晚饭后,来到小饭馆和叶竹澜一起晚自习,晚上十点半结束一天的学习,秦安自己回家,孙荪有时候会留在小饭馆里和叶竹澜一起睡,反正也不只一个卧室。

每天差不多都是这样,忙碌而充实,叶竹澜似乎也越来越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了,往日里在家她虽然经常一个在房间里翻翻这本书,看看那本习题集,摸摸这里,瞧瞧那里,还要花许多时间幻想秦安是不是在路上赶过来,然后和自己玩她熬到很晚,眼皮子打架了,才会睡觉,实际学习时间并不多,现在却是和秦安,孙荪,在母亲的眼皮子底下学习,没有偷懒,抬眼就能看到秦安,也不至于分心,更不敢当着孙荪的面和秦安有些异样的情绪流露出来,学习效率和时间的利用都大大提高了。

匡咏梅在一旁瞧着也十分满意,尤其是听秦安给叶竹澜和孙荪讲东西时,她发现秦安已经不怎么讲解习题了,而是梳拢知识点了,一个个排除叶竹澜在各科基础知识上的不足,似乎是要总结出各科的知识脉络,让叶竹澜的脑子里有一颗形象的知识树,枝干蔓延交叉,顺着一点,能够爬到任何一点,看到一个习题,能够抓住所有的相关知识点,不至于在解答时有任何遗漏。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中考也越来越近了,整个初三的学习紧张到无以复加,有绝对把握实现自己目标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想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冲刺一把,按照秦安的一贯风格,考试前这段时间应该是最放松的,可是为了叶竹澜的冲刺,他也不得不陪着她一起努力,否则很容易出现他一放松,叶竹澜就不会不管不顾地放松下来的情况,不过他已经暗暗开始提醒孙荪,她不须要再拼了,她再和叶竹澜一样卯足劲冲刺,只能是提高成绩的全县总排名了,进入市一中完全没有问题了。

孙荪却不理会,依然红着眼学习,似乎在和叶竹澜比比谁更努力似的。

秦安叹了口气,在和叶竹澜一起时,依然做足了努力学习的样子,可实际上他看的都是高中内容,尤其是数学,已经开始系统地复习微积分方面的内容了。

秦安到了学校,一离开叶竹澜的眼睛,他却是完全放松下来,这些天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写同学录。

秦安的文字功夫本就不错,而且他经历了网络诙谐句子和无厘头风格泛滥的时代,这个时候拿来用,在同学们的同学录上胡说八道却是十分有趣,总是能让人哈哈大笑,不多久,69班那个全校学习成绩第一的秦安写的同学录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传开了,不只69班的同学,68班的老同学也都拿着同学录来找他,甚至70班的同学也来了,许多人秦安甚至没有太深的印象,初中三年没有说过话的都有好多,不过他也不忸怩,拿起笔就乱写,反正就算同学录的留言写不好,他的字也写的不错,比起其他初中孩子的字,他的算是非常有功底了。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非得为赋新词才会强说愁至少秦安就看到了许多同学录上虽然幼稚,但瞧着让人伤感的句子,花季雨季的年龄,本就心思细腻的很,除了秦安,孙炮,叶竹澜这样的教室子弟年纪比同龄人小一两岁,绝大多数孩子初三已经是十五六岁了,面对人生第一次和熟悉的同学们分离,以后见面的日子渐渐少了,大家会认识新的同学,熟悉的脸孔会渐渐模糊,新的友谊取代昔日友谊在心中的份量,谁知道谁还会惦记谁,谁又知道重逢后是什么年月

青山镇虽然不大,青山镇中学招生面相全镇,看上去大家都是一个镇子的人,就算再怎么分开,似乎根都挨的近,可残酷的现实告诉孩子们,初三一结束,有些人就注定要在另外一些人的生命里消失了。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家里穷一点的,已经可以挑起家庭的担子了,如果成绩差一点,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他们早早地就会步入社会,他们也许会南下沿海打工,在工地上折磨还在生长的背脊,稚嫩的肩头磨出茧子,皮肤晒的和他们的父辈一样黝黑,当他们几年后再回到家乡,看到那些从大学回家过假期的同学时,他们脸上的笑容会变得自卑而拘谨,旁边也许还站着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外地媳妇,或者还牵着一个拖了鼻涕的孩子,让相视而对的同学想起他们曾经也这么大的时候,是在同一个沙坑里玩着沙子。

人生际遇的无常,在这时候显示出来了,孩子们没有想明白,没有料到未来,却本能地有了这样那样的感觉。每天上午下午五分钟的唱歌时间,孩子们没有再把情情爱爱的流行歌曲唱得慷慨激昂,轰轰烈烈,悄悄地同桌的你等校园歌曲就在学校里流行开来。

当叶小花和孙荪组织了初69班最后一次班会时,秦安抱着吉他,在讲台上,将95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流行的同桌的你,唱出来时,悠扬的吉他声,低沉忧愁的少年歌声,安静地回荡在教室里,有人看着窗外,有人看着同桌,有人默默低头,有人跟着轻声哼哼,有人不知什么滋味,只觉得眼睛湿润。

和秦安在生日时唱给她听的感觉不一样,孙荪没有感觉到那时候的暧昧和淡淡心跳,却是鼻子都有些酸,尽管她和秦安,叶竹澜以后还会是同一个高中的同学,可其他同学却不一样了,孙荪也能够感觉到,在越来越走近社会的现实里,无论是她,还是叶竹澜,还是秦安,都会属于那些有更多时间和心情感慨悲欢离合的人,更多的同学只会渐渐沉沦的生活中,他们的欢笑不再那么毫无杂质,他们的眼神不再清澈,他们的神情不再那么单纯,他们的腰脊还能否挺的笔直

孙荪往日里和同学的交往并不多,可并不代表她没有寻常女孩子的那份多愁善感,孙荪望着五指轮出一个个音符的秦安,他又一次重复起了这首歌。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句句地有人跟着秦安唱了起来,歌声飞扬在96年夏的青山镇初中的校园上空。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