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1 / 2)
学离我们这里可不近啊,紫依又是一个女孩子,我怎么放心她到那么远的地方求学,要我说,女孩子也不用读那么多书了,小依要是真想读,我去私塾请个老师来教不也一样。”
“妈,我不要,我要去读书”紫依一听母亲之话,却不依了,少女跺着脚着急地说道。
她的父亲紫重山却站在紫依这一边:“夫人,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也可以读书求学啊,女儿大了,让她出出门见识见识这个世界也是好事,这事你不用再说了,我支持小依去s大学。”
妇人白了自己的丈夫一眼,摇着头说道:“你们两父女就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一样,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行行,我不说了,我也不是不赞成紫依去读书,只是担心她从小就没出过门,吃过苦,不知道她在异地它乡受不受得了罢了。”
紫依一见母亲转了口风,马上忙不迭地点头说道:“妈,你放心,我什么苦也受得了的。”
妇人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无奈地笑道:“你啊你,等你到了学校,就知道什么滋味了。”
“不打紧。”紫重山大笑说道:“年轻人吃点苦也是好事,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吧,不过小依啊,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后天”紫依答道:“我已经和几个同学约好,后天搭火车走,他们已经帮我去定火车票了。”
这一次,连紫重山也失声说道:“这么快”
紫依点着头,紫重山才苦笑一声说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既然如此,福伯,吃完饭后便为小姐打理行装吧。”
于是,紫依上学的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我和小夏却面面相觑,此时的紫依大概没有想到,她的苦难,正是由s大学开始的。
第五集 校园的第四区 44 紫依的回忆下
闪烁着橘黄光芒的青铜油灯,照亮了这一间铺着榛木地板的阁楼,由四方瑞兽拱着的小铜香炉里飘出丝丝缕缕白色的烟气,檀香的味道弥漫在这间小阁楼内,让人闻之便心神安宁。
紫依哼着江南的小调,把一件件心爱的衣裳从衣柜里取出,然后小心地折好,再放入一旁福伯一早拿给她的青藤箱内。
我们三人便站在一旁看着紫依,现在的她是快乐的,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又有谁会想到,这个此时满心欣喜的女孩,会在大半个世纪之后成为一头凶厉的恶灵。
造化弄人,竟至如斯,我不禁在心中微微一叹。
雕花木门呀一声被推了开来,紫依的母亲推门而入。
“妈”紫依叫道,便走到门边挽着母亲的臂弯走了近来。
母女俩在房间里一张八仙桌旁坐下,妇人微笑着拿出一个绣着祥龙瑞凤的锦盒。
“这是什么”紫依奇道。
妇人爱溺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这锦盒内是一块玉佩,乃是我们紫家的传世之宝,你是我和你爹爹唯一的女儿,现在你要远行,你爹爹决定把这块玉佩交给你,你要时刻戴在身上,这样,便像我和你爹爹时刻跟在你身旁一般。”
紫依没想到会收到如此贵重的礼物,不由脸上一惊:“妈,这玉佩既然如此重要,紫依就更加不能收了,你还是和爹爹把它收藏好吧。”
“傻丫头。”妇人笑道:“这玉佩终是你将来陪嫁之物,这早一分晚一分又有何分别,而且这主意你是爹爹决定的,你也知道他决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啊,你还是乖乖听说吧,来,让妈给你戴上。”
妇人说完,便打开了锦盒,那暗金色的盒中,静静呈放着一块紫色的月牙玉佩。
“蚩尤石”我和小夏均惊呼出口,想不到这块奇石原是紫依家的传世之物。
月牙玉佩上穿着一条朱红的细绳,妇人把玉佩自锦盒中拿出,站了起来走到紫依的身后,把紫依一头青丝拂起,露出一截初雪一般白皙的玉颈,妇人为紫依戴上玉佩,将朱红小绳在紫依的脖子上打上了一个如意结。
三千青丝放下,掩去那雪白玉颈上的一抹殷红。
紫依把玩着胸前这一块月牙状的玉佩,显得爱不释手。
“小依,你千万要记住,不可弄丢这块玉佩,要不然,你爹爹准和你急。”
“知道了,妈。”
紫依笑着答道,复又想到离别在即,眼睛里终腾起水雾,她半跪在地板上,头伏在了妇人的双膝之上,哽咽着说道:“妈,小依后天便走,可能要大半年后才能再见到你和爹爹,你们记得要保重自己的身体,特别是你,一到阴雨天你就关节疼痛,那时你要记得添衣,千万别冻着了。”
“好了好了,你身在异地,也要懂得照顾自己。”妇人爱怜着抚摸着紫依的头说道。
如同电影谢幕一般,这一幅母女离别的场景渐渐暗淡了下去,不过片刻,我们又为黑暗所包围,过了一会,黑暗一点一点被抽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青葱的树木,笔直的道路,还有一个个经过我们身旁的年轻学子。
我们又回到了s校中,不过是大半个世纪之前的s校。
这时,中日战争已经打响,只是s校所在的县城尚未被战火所波及,因此s校成为了年轻人求学的天堂,即使是战争,也不能使这些年轻的脸孔丧失求学的热情,相反,这股热情却是空前高涨,在他们年轻的心中,这些支撑起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希望通过学到各多的知识来拯救自己的国家。
而紫依,便是这求学大军里的其中一员。
我们便像是在观看着电影片断一般,断续的画面不断在我们眼前掠过,我们看到了紫依的入学,看到她在这校园里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神情,在这些片断中,我们看到了紫依的各个方面,她求学的热情、她的开心、她的失意,甚至她那刚萌芽的爱情。
但这一切,却在q市掀起战火的那一刻被粉碎了。
画面一暗一亮。
我们站在了一处营地中,这本来是学校的大操场,现上却搭起了四五十个帐篷,全身武装的日军士兵不断在这些帐篷间巡逻着,他们用铁丝网把这个区域围了起来,并在铁网的围墙后垒起了沙包,那沙包上架着一挺挺机关枪,这应该是防备帐篷中的俘虏逃跑所设。
此处,应该便是那管理员王伯口中所说的监管营了。
这时,监管营的入口处传来喧闹的声音,一辆吉普车开到了大门前,穿着军服的日本军官跳了下来,对监管营的负责人叽哩呱啦地说了一通日语。